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庄子 > 天下

天下

聏[聏(er,二声):柔和]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民之鬬,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上说下教,虽不取,强聒[强聒:喧嚷]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图傲:挥斥高大的样子]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者,明之不如已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

译文:

不为世俗而拖累,不用外物来矫饰自己,不苟且于他人,不违逆众人的心意,愿能够长治久安,保全百姓,他人和自己的奉养只要求填饱肚子就够了,以这种观点来表明自己的心意。古代的道术就属于这种思想,宋钘、尹文听到这种风教就喜而从之。他们模仿华山的形状制作帽子,来表达自己的意向,应接万物以抛弃偏见为先。表现人内心的潜在意识,称之为人的行动。以柔和的态度合欢于人,使海内得以协调一致,请求大家把合欢之心作为主导思想。受到欺侮时不感到侮辱,能够解救人民间的争斗,禁止攻伐、停止战事,能够解救世间的战争。他们怀抱这种主张周游,对上游说君主,对下教示人民,虽然人不愿接受这些主张,他们仍强劝不已,所以说他们的学说虽被的人所厌弃,但仍要勉强表见于世。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替别人考虑得太多,为自己打算得太少,说:“我们只想要五升米的饭就够了。”不仅先生们吃不饱,弟子们也常常处在饥饿之中,但他们仍然不忘,日夜不休,说:“君子不苛刻计较,不使自身被外物所利用。”认为对没有益处的,与其提示它不如禁止它。以禁攻息兵为外在活动,以清心寡欲为内在修养,无论从大的方面说还是从细微的方面说,他们的所为不过如此。

--

公而不当,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曰:“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謑髁[謑:xi,三声。髁:ke,一声。謑髁:圆转怠惰]无任,而笑之尚贤也!纵脱无行,而非之大圣,椎拍輐断[椎拍輐断:随物宛转变化的样子],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魏然:寂然独立的样子]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豪桀[豪桀:指当世圣贤]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

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师曰: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窢[窢:xu,四声;寂静]然,恶可而言?”常反人,不见观,而不免于魭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概乎皆尝有闻者也。

译文:

公正而不结党,平允而不偏私,空虚而无主见,随物变化而不生己见,不用思虑,不求智谋,对于万物不作主观好恶的选择,随着万物一起发展变化。古代的道术有这方面的内容,彭蒙、田骈、慎到听到这种风教就喜而从之。他们以齐同万物为第一要务,说:“天能覆盖万物而不能承载万物,地能承载万物而不能覆盖万物,大道能包容万物而不能辨别万物。”知道万物都有肯定的一面,也都有否定的一面,所以说:“有所选择就不能做到周遍,施以教诲就不能做到全面,顺从大道就不会有所遗漏了。”

所以慎到主张抛弃知识和主观成见,却因顺于不得已,任其自然,做为他的道理,说知识就是无知,要鄙薄知识然后把它毁掉。随随便便无能为力而讥笑的尚贤,放任解脱不修德行而非难的大圣。椎朴顺遂无棱无角,顺从事物婉曲相应变化;舍弃是与非,且可免于拖累。不用智巧谋虑,也不瞻前顾后,巍然独立不动就是了。推动才行走,拖着才前进,像飘风一样回旋,像落羽一样飞翔,好像磨石一样转动,保全自身而不受责难,动静适度而没有过失,从没有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