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珽为左仆射。”仆射(yè夜),职官名。
祖父称公,而齐朝士子连祖珽姓称公,故云有所涉。
正体:表明自身。表德:表示德行。
氏:表明宗族的称号。上古时代,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
自出。汉魏以后,姓与氏合,姓也称氏。为孙氏:用来作为孙辈的氏。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吕后:汉高祖刘邦的妻子,惠帝的母亲,名雉。惠帝死后,临朝称制,
主政柄八年。《史记》、《汉书》有纪。
《史记·高祖本纪》:“姓刘氏,字季。”
《汉书·爰盎传》:“盎字丝,徙为吴相,兄子种谓丝曰:‘吴王骄日久,
国多奸,今丝欲刻治,彼不上书告君,则利剑刺君矣。’”
《后汉书·王丹传》:“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时大司徒侯霸,欲
与交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
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曰:‘君房有是言,丹未之许也。’”《后汉书·侯霸
传》:“霸字君房。”
《北齐书·王昕传》:“昕字元景,北海剧人。父云……弟晞,字叔朗,
小名沙弥。”
斩缞(cuī催):旧时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以粗麻布制成,左右和
下边不缝。儿子、未嫁女儿对父母,媳妇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子对
丈夫,都服斩缞,期为三年。
齐缞:旧时五种丧服之一,次于斩缞。服用粗麻布做成,以其缉边,故
称“齐缞”。服期有一年的,如孙为祖父母,丈夫为妻子;有五月的,如为曾
祖父母;有三月的,如为高祖父母。见《仪礼·丧服》。
大功:旧时五种丧服之一,以熟布做成,比齐缞为细,小功为粗。
偯(yǐ以):哭的余声。
小功:旧时五种丧服之一,以熟布做成,较大功为细,比缌麻为粗。
缌麻:五种丧服之最轻者。
《孝经》:儒家经典之一。《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
唐玄宗注:“气竭而息,声不委曲。”
山东:指太行、恒山以东,亦即前段文中河北之地。重丧:指须披戴
斩缞孝服的丧事。
期功:期即期服,即齐缞为期一年之服。功指大功、小功。
除丧:除去丧礼之服。《礼记·丧服小记》:“故期而祭,礼也;期而除
丧,道也。”
如之:如同那样,即如同对待“三日不吊”者一样。
轻服:五种丧服中较轻的几种,如大功、小功、缌麻之类。
会所:聚会的场所。这里指治丧的地方。
名:名刺。古未有纸时,削竹木写上自己的名字,拜访通名时用。后
改用纸,仍相沿叫刺或名刺,就好比今天的名片一样。
说:《群书类编故事》卷二“说”作“家”。
赵曦明曰:“水土俱长生于申,故墓俱在辰。”
王充:东汉时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论衡》为
王充的代表作,全书二十多万字,共三十卷。此所引二句,见《论衡·辩
祟》篇。
清谧:清静。
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阴历每月初一。
道书:指道家之书。《抱朴子·微旨》:“若乃越井跨灶,晦歌朔哭,凡
有一事,辄是一罪,随事轻重,司命夺其算纪。”算:寿命。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偏傍:不正。偏傍之书:指旁门左道的书。
归杀:也作归煞,回煞。旧时迷信谓人死之后若干日灵魂回家一次叫
“归杀”。卢文弨补注:“俗本‘杀’作‘煞’,道家多用之。”
旧时在瓦片上画图象以镇邪,称画瓦。
厌胜:古代一种巫术,谓能以诅咒制胜,压服人或物。
然:“燃”的本字。
户外列灰:在门外铺灰,以观死人魂魄之迹,为一种迷信活动。见宋
·洪迈《夷坚乙志》卷十九《韩氏放鬼》条。
祓(fú服):古代除灾祈福的仪式。
章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