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百家姓、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 > 第12章 颜氏家训7

第12章 颜氏家训7

忌日这天外,凡在上述的日子里,仍应对父母亲感怀思慕,与别的

日子有所区别,应做到不参加宴饮,不听声乐以及不外出游玩。

刘纟舀、刘缓两兄弟,同为名人,他们的父亲名叫刘昭,所以兄弟

俩一辈子都不写照字,只是依照《尔雅》用“火”旁加“召”来代替。

然而凡文字与人的正名相同,当然应该避讳;如行文中出现同音异

字,就不该全都避讳了。“劉”字的下半部分就有“昭”的音。吕尚

的儿子如果不能写“上”字;赵壹的儿子如果不能写“一”字,却便会

一下笔就犯难,一写字就犯讳了。

曾经有某甲安排宴席,准备请某乙来做客,早上在官署见到乙

的儿子,就问他说:“令尊大人几时可以光临寒舍?”某乙的儿子却

回答说他父亲已经去了。当时传为笑柄。像类似的事例,凡碰上

后就该慎重对待它,不可那样不稳重。

江南的风俗,孩子生下来一周年,就为他缝制新衣裳,给他洗

澡后再装饰打扮,对男孩要用弓、箭、纸、笔,对女孩要用剪子、尺

子、针线等,还要加上一些饮食物品以及珍宝玩具等物,把它们放

在孩子面前,观察他(她)想抓取的东西,以此来检验孩子今后是贪

婪还是廉洁,是愚蠢还是聪明,这种风俗被称作“试儿”。这一天,

亲戚们都聚在一起,设宴招待。从此以后,父母亲只要还在世,每

到这个日子,就要置酒备饭,吃喝一顿。那些没有教养的人,有的

虽然父母已不在世,到了这一天,也都要照常设宴请客,尽兴痛饮,

纵情声乐,不知道还应该有所感伤。梁孝元帝年轻的时候,每到八

月六日生日这天,常常是设斋坛讲经。自从他母亲阮修容去世之

后,这种事也就绝止了。

人有忧患疾病,就呼喊天地父母,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现在的

人特别讲究避讳,处处都比古人显得紧要。而江东的士人百姓,悲

痛时就叫祢。祢是已故父亲的庙号,父亲在世时也不允许呼叫他

的庙号,父亲死后怎能随意呼叫他的庙号呢?《苍颉篇》中有倄字,

《训诂》解释说:“这是因悲痛而呼喊出的声音,读音是羽罪反。”现

在北方人悲痛时就呼叫这个音。《声类》注这个字的音是于耒反,

现在南方人悲痛时有的就呼叫这个音。这两个音随人们的乡俗而

定,都是可行的。

梁朝被拘囚弹劾的人,他的子孙弟侄们,都要赶赴皇帝的殿

廷,在那里整整三天,披头散发,光着脚,陈情请罪;如子孙中有做

官的,就主动请求解除官职。他的儿子们则穿上草鞋和粗布衣服,

蓬头垢面,惊恐不安地守候在道路上,拦住主管官员,叩头流血,申

诉冤枉。如果这人被发配去服苦役,他的儿子们就一起在官署门

口搭起小草棚居住,不敢在家中安居,一住就是十来天,直到官府

驱逐才退离。江南地区各宪司弹劾某人,案情虽不严重,但若某人

是因教义而受弹劾之辱,或者因被拘留而身死狱中,两家就会成为

死对头,子孙三代都不相往来。到洽当御史中丞的时候,开始想弹

劾刘孝绰,到洽的哥哥到溉早就与刘孝绰关系友善,他苦苦规劝到

洽不要弹劾刘孝绰而未能如愿,就前往刘孝绰处,流着泪与他告

别,然后离去了。

兵器都是凶器,战争总是危险的事,都不是安全之道。因此在

古代,天子要身穿丧服去检阅军队,将军要凿一扇凶门,然后由此

出征。某人的父祖伯叔如果在军队里,他就应该贬抑约束自己,不

宜参加奏乐、宴会以及婚礼冠礼等吉庆活动。如果某人处在被围

困的城邑之中,他就应该是面容憔悴,除去各种装饰品和玩具,时

时显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样子。如果他的父母病重,那医生虽

然地位低、年纪轻,他也应该向医生哭泣跪拜,以求得医生的怜悯。

梁孝元帝在江州的时候,曾经生了病,他的大儿子萧方等就亲自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