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
必度越诸子矣。’”
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
阳句容人。所著有《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等,又曾托名汉刘歆撰
《西京杂记》。其《抱朴子·尚博》云:“世俗率神贵古昔,而黩贱同时,虽有
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是以仲尼不见重于当时,《太玄》见蚩
薄于比肩也。”
阴阳:指阴阳家之学。阴阳家为春秋、战国时九流之一。其学包括阴
阳四时、八位、十二度、廿四时等度数之学和五德终始的五行之说。后世的
遁甲六壬,择日,占星之属,也称为阴阳家。
《太玄经》: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晋范望注,今本十卷。
孙卿:即荀子、荀卿,见前《勉学》篇“人生小幼”段注。
大圣:道德高尚完美之人。此指孔子、老子等人。清尘:车后扬起的
尘埃。亦用作对尊贵者的敬称。清,敬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犯属车
之清尘。”颜师古注:“尘,谓行而起尘也。言清者,尊贵之意也。”安敢望大
圣之清尘:即不敢望其项背之意。
瓿(bù部):古代器皿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
酒等。盛行于商代。
行台:东汉以后,中央政务由三公改归台阁(尚书),习惯上遂以中央
政府为“台”。东晋以后,中央官称台官,中央军称台军。因此,在大行政区
代表中央的机构即称行台。多由军事关系临时设置。
《北齐书·文苑传》:“刘逖,字子长,彭城丛亭里人。魏末,诣霸府,
倦于羁旅,发愤读书,在游宴之中,卷不离手。亦留心文藻,颇工诗咏。”
荣华:王利器曰:“荣华、朝菌,一物而异名。”《庄子·逍遥游》:“朝
菌不知晦朔。”《释文》引司马彪:“大芝也。天阴生粪上,见日则死。一名日
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
骐骥:良马。
逸气:俊逸之气。
衔勒:衔和勒。衔是横在马口中备抽勒的铁,勒是套在马头上带嚼口
的笼头。此处比喻文贵有节制,好比马须用衔勒一样。
轨躅(Zhuó浊):轨迹。
理致:指作品的思想感情。
事义:指作品所运用的典实,即下文所说的“用事”。
冠冕:这里指服饰。
趋本弃末:结合此段文意看,当为“趋末弃本”之误。末,指华丽。本,
指理致、气调。
《老子》上篇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这里是不要
过分之意。
蕃邸:指梁元帝被封为湘东王时在镇江的住所。
《隋书·经籍志》:“《西府新文》十一卷,并录,梁萧淑撰。”萧淑,
兰陵人,见《南齐书·萧介传》。《西府新文》乃梁元帝使萧淑辑录各位臣僚
的文章而成,当时颜之推的父亲顏协正担任镇西府咨议参军,而其文未被收
录,故颜之推有是说。
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卫国的俗乐,与雅乐不同。《论语·卫
灵公》有“郑声淫”之说。后因以郑、卫之音通指**的乐歌或文学作品。
草土:居丧。古时居父母之丧者睡草席枕土块,故曰草土。
此处所说的《梁史》,指陈朝领军大著作郎许亨所著《梁史》五十三卷,
《隋书·经籍志》著录。又《隋书·经籍志》著录:“《怀旧志》九卷,梁元
帝撰。”
沈隐侯:即沈约,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历仕宋齐二
代,后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官至尚书令,卒谥隐。事
见《梁书·沈约传》。
邢子才:即邢邵,字子才。见《勉学》篇“学之兴废”段注。
祖孝徵:即祖珽,字孝徵。见《风操》篇“言及先人”段注。
石髓:石钟乳。《晋书·嵇康传》:“康遇王烈共入山,尝得石髓如饴,
即自服半,余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