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百家姓、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 > 第20章 颜氏家训15

第20章 颜氏家训15

样,刘孝绰还很忌刻他,平时读何逊的诗,常常说:“‘蘧伯玉的车声

响彻北阙’,这是一种乖离情理、没有礼节的车子。”他又撰《诗苑》,

其中只选取何逊的两首诗,当时人们都讥笑他取材不广。刘孝绰

既有大名声,又不谦让,只佩服谢朓,常常把谢朓的诗放在几案上,

起居作息动辄诵读玩味一番。梁简文帝爱陶渊明的文章,也是这

样。江南人说:“梁朝有三个姓何的,子朗的诗最多。”三个姓何的,

指何逊和何思澄、何子朗。子朗的诗确实清雅奇巧。何思澄游庐

山时,常有佳作问世,也是冠绝群伦的。

名实第十

名之与实①。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②,则名必善焉;容色

姝丽③,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

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④,

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

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⑤,干浮华之虚称⑥,非所以得名

也。

人足所履⑦,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⑧,拱把

之梁⑨,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傍无余地故也。君子之立

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

行声名无余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

路⑩,广造舟之航,则仲由之言信,重于登坛之盟,赵熹之降

城,贤于折冲之将矣。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

戟,毁前之干橹也。虙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

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

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

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

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

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

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

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

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

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

非机杼,遂设宴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

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

韩退叹曰:“果如所量!”韩又尝问曰:“玉珽杼上终葵首,当作何

形?”乃答云:“珽头曲圜,势如葵叶耳。”韩既有学,忍笑为吾说之。

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一则不可常继,终露

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

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

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

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

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

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其立

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

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

鱼,而千万人立直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杂沓参差,

不绝于世,岂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

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

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

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

松柏偕茂者,惑矣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