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
罗蜜。波罗蜜,指人生由此岸到达彼岸。六舟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
虑(即禅定)、智慧(即般若)。这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三驾:即三乘,
或三车。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这是佛教引导众生
解脱的三种途径。
⑨千门:佛教用语。为“千法名门”的简略说法。指种种
修行的法门。
⑩《七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
百氏:指诸子百家。
内教:佛家称佛教为内教,其余各种学说(包括儒学)
称外教。
渐:指佛教的渐悟。极:指儒学的理归一极。
内典:佛教经
典。初门:初入佛门的阶梯。
五禁:亦称五戒。指不杀生、不盗窃、不邪
鄙、不虚妄、不饮酒。
外典:指儒家经典。
畋(tián)猎:狩猎。
燕享:饮宴。
卒(cù):猝然。
释宗:****所立的宗教,即佛教。
方:依托,验证。迂诞:荒唐。
精纯:清白纯洁。
课:赋税。役:徭役。
因缘:佛教用语。指产生结果的原因,和促成这种结果的条
件。
安:安放,安置。这里引申为确定。
质重:体质沉重。
系属:联属,联结。
一宿:一个星座。
从:同“纵”。
乌兔: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
一等:一体,一样。
五星:也作五曜、五纬。指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二十八宿:古人认为,四方各有七宿。东方为:
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为: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为:奎、娄、胃、
昴、毕、觜、参;南方为:井、鬼、柳、星、张、翼、轸。
均:均匀。
法:标
准,模式。
归塘:亦作归墟。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尾闾:
传说中泄海水的地方。《庄子·秋水》:“天下之大,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
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渫:同“泄”。
沃焦之石:
传说中东海南部一座大石山沃焦山上的石头。此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
海水注入此处,无不焦尽,故名沃焦。然:同“燃”。
天汉:银河。
九
州:我国上古时期的行政区划。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剪疆区野:划分疆界。剪疆,剪裁疆界;区野:区分界址。
若为:奈何。
躔()次: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
乾象:天象。
昴(mǎo):二十八
宿之一。旄(máo):旗杆头上装饰的牦牛尾。
雕题、交阯:我国南方的少
数民族。《后汉书·南蛮传》:“《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阯。其俗,男女同
川而浴,故曰交阯。”题,额头。雕题,雕刻额头。这里泛指纹身。
之:所。之信,犹所信。
浑:指浑天说。认为天地形如鸟卵,天包
着地,像卵包着卵黄一样。传此说者,有汉末陆绩、三国王蕃等。盖:指盖天
说。认为天像无柄的伞,地像无盖的盘子。传此说有蔡邕等人。
乍:或。
宣:指宣夜说。认为气体构成无限的宇宙,众星自由飘浮在无边的虚空中。
安:指《安天论》,系汉代虞喜于成帝咸康年间根据宣夜说写成的。
斗:北
斗星。极:北极星。周:环绕。
管维:亦作斡维。运转的枢纽,斗枢。属:
联结。
臆说:想当然的、无根据的言论。
大圣:佛家称佛或菩萨为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