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百家姓、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 > 第25章 颜氏家训20

第25章 颜氏家训20

[译文\\]

佛教中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事,是可信而且有

应验的,我们家世代皈依佛教,不可轻慢。其间精妙的意旨,

都记载在佛教典籍里,我不在这里多作赞美转述了;只怕你们

对佛教的意旨信念未够,我才稍作一些劝说诱导。

推究“四尘”和“五蕴”的道理,剖析世间万事万物的奥妙;

运用“三乘”、“六舟”的办法修订,超度万物众生;佛教中有种

种修行,让众生皈依于空,有种种法门,使人向善,里面的辩才

及智慧,岂只是儒家七经和诸子百家所具有的广博学问?佛

教的最高境界,不是尧、舜、周公、孔子之道所触及。佛儒本来

就是一体的,但由于两者在悟道的方式等方面有不同,所以境

界的深浅也有些差异。佛典的初学门路,有五禁;儒家经典中

所提到的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皆与之吻合。仁,就是不

杀生的禁戒,义就是不偷盗的禁戒,礼是不邪恶的禁戒,智是

不酗酒的禁戒,信是不妄言的禁戒。说到狩猎、战争、宴饮、刑

罚等,都是人类的本性,不可能立刻消除,只能有所节制,不至

于过分。尊崇周公孔子之道,却违背佛教宗义,又是多么糊涂

啊!

世俗对佛教的指责,大概有下面五种:第一,认为佛教所

讲述的是现实世界以外及神秘怪诞无法掌握的事;第二,认为

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未必有相应的报应,佛教所强调的因果报

应是欺骗众人的;第三,和尚、尼姑这一类人品行大多不清白,

寺庵为藏奸纳垢之地;第四,僧尼不交租服役,耗费国家黄金

财物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第五,就算存在因缘关系,又怎能使

今天辛苦劳作的甲去为来世的乙预谋利益呢?因为甲乙是不

同的两个人呀。我现在对以上指责一并解释如下。

对于第一种指责的解释:远大的东西,难道可以测量吗?

人们所知道的,没有比天地更熟悉的了。天由云气聚结而成,

地由实块积结而成,太阳是阳气的精华,月亮是阴气的精华,

星辰是宇宙的精华,这是儒家信奉的观点。星辰有时坠落大

地上,就成了石头;如果精华是石头,就不会有光芒,其物质沉

重,靠什么力量悬挂于天上呢?一颗星大概有一百里长,星宿

从头到尾,相隔几万里;直径百里之长的物体,相隔万里连成

一片,它们之间的宽窄纵横排列都有一定的常态,有盈缩的变

化。再者,星星与日月的形体,色泽相似,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可是,日月也是石头吗?石头是牢固细密的物体,那太阳中的

三足乌,月亮中的玉兔又如何于其中存身呢?石头漂浮在气

体中,如何能运转呢?日月星辰,如果全是气体,那么气体轻

飘,应与天合而为一,来回环绕运转,不可能互相交错。它们

的速度应该一致,但为何日月五大行星、二十八星宿各有各的

速度位置,移动的快慢不均匀呢?难道是气体坠地忽然变成

石头吗?大地既然是实块积聚而成的,应该沉重,可是往地下

挖竟能挖到泉水,这说明地是浮在水上的;那么积水下面又有

什么呢?长江、黄河和许多的川溪,其水流从何处来呢?东流

到海,海水为何不溢出地面呢?海水经过归塘、尾闾,那么这

些水又流到何处呢?如果说海水被沃焦山的石头烧掉了,那

么是什么样的气体让石头燃着了?潮汐的涨落,又是谁在控

制呢?天河挂在空中,为什么不散落下来?水的特性是从高

处向低流,为何又升到天上去呢?天地初开时,就有了星宿;

当时九州的地域尚未划分,诸侯列国尚未分封,这些疆界是如

何根据星辰运行的位置来确定的呢?诸侯在分封的区域内建

国以来,又是谁主宰这些事呢?诸侯国有增有减,星辰的位置

却没有改变,而其中的吉凶祸福照样发生,毫无偏差;天象之

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