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百家姓、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 > 第27章 颜氏家训22

第27章 颜氏家训22

晋灼:晋河南人,官尚书

郎,著有《汉书音议》十七卷。

[译文\\]

《诗经》上说:“参差荇菜。”《尔雅》解释说:“荇菜,就是接

余。”荇字有时也写作“莕”,前代学者们的解释都说:荇菜是一

种水草,圆叶细茎,其高低随水的深浅而定,现在凡是有水的地

方都有它,它那黄色的花就像莼菜,江南民间也称它叫猪莼,也

有人叫它做荇菜。后魏的刘芳对此都有注释。而河北地区的一般

人大都不认识它,博士们都把《诗经》中所说的“参差荇菜”认

作苋菜,把人苋叫作人荇,也确实太可笑了。

《诗经》上说:“谁谓荼苦?”《尔雅》、《毛诗传》都以荼为苦

菜。此外,《礼记》上说:“苦菜秀。”按:《易统通卦验玄图》上

说:“苦菜生长于寒冷的秋天,经冬历春,到夏天就长成了。”现

在中原一带的苦菜就是这样的。它又名游冬,叶子像苦苣而比苦

苣细小,摘断后有白色的汁液,花黄色像菊花。江南一带另外有

一种苦菜,叶子像酸浆草,它的花有的紫有的白,结的果实有珠

子那么大,成熟时颜色有的红有的黑。这种菜可以消除疲劳。按:

郭璞注的《尔雅》中,认为这种苦菜就是蘵草,即黄蒢。现在河

北一带把它叫作龙葵。梁朝讲解《礼记》的人,把它当作中原的

苦菜,它既没有隔年的宿根,又是在春天才生长,这也是一个大

的误释。另外高诱在《吕氏春秋》注文中说:“只开花不结实的叫

英。”苦菜的花就应当叫做英,由此更说明它不是龙葵。

《诗经》上说:“有杕之杜。”江南的版本“杕”字是木旁加一

个“大”字,《毛诗传》说:“杕,孤立的样子。”徐仙民为它注的

音是徒计反。《说文》上说:“杕,树木的模样。”字在木部。《韵

集》为它注的音是次第的“第”,而河北的版本都写作夷狄的狄字,

读音也是这个“狄”字,这是一个大错误。

《诗经》上说:“马冋马冋牡马。”江南地区的版本都写作牝牡之

“牡”,而河北地区的版本全部写作放牧的“牧”。邺下的博士向我

发出诘问说:“《马冋颂》既然是歌颂鲁僖公在郊外原野上放牧的事情,为什么要局限于雌马雄马呢?”我回答说:“按:《毛诗传》说:

‘马冋马冋,这是形容良马躯体肥壮的样子。’接下来又说:‘诸侯六个

马厩四种马:有良马,戎马,田马,驽马。’如果解释作放牧的意

思,雌马雄马都说得通,那就不该只限于良马独自得到“马冋马冋”的

赞颂。良马,天子用它来驾玉车,诸侯用它去朝见天子,去郊外

祭祀天地,一定没有雌马。《周礼·圉人职》说:‘良马,一个人

驾一匹。驽马,一个人驾两匹。’圉人所养的良马,也不是雌马;

歌颂人举他的强壮的骏马作为对象,从道理上说才相宜。《易经》

说:‘良马逐逐。’《左传》说:‘以其良马二。’这也是对精壮骏马

的称呼,不是通称一般的马。现在把《毛诗传》上说的良马等同

于牧马和雌马,恐怕违背了毛苌的本意,况且你们难道没有看见

刘芳《毛诗笺音义证》对这个问题的阐释吗?”

《月令》说:“荔挺出。”郑玄作的注释说:“荔挺就是马薤。”

《说文解字》说:“荔像蒲而较小,根可做刷子。”《广雅》说:“马

薤就是荔。”《通俗文》也称它为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说:

“荔草茎儿长不出,则国家多火灾。”蔡邕的《月令章句》说:“荔

草以它的茎儿冒出地面。”高诱注释《吕氏春秋》说:“荔草的茎

儿冒出来。”这样看来,郑玄的《月令注》把“荔挺”作为草名是

错误的了。这种草在河北地区的沼泽地带到处都生得有。江东地

区则少有此物,有的人把它种在阶庭内,只不过是称它为旱蒲,所

以就不知道马薤的名字。讲解《礼记》的人竟把它当成马苋;马

苋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