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百家姓、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 > 第29章 颜氏家训24

第29章 颜氏家训24

承案:

依从。承:承受。案:依据。

管仲(?~前**5):名夷吾,字仲。被齐桓公

任为卿,尊为“仲父”。莒(jǔ):古邑名,周代为莒国。在今山东莒县一带。

东郭牙:齐大臣。东郭牙见齐桓公说话时的口型,便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

字。这个典故见《管子·小问》。

呼:古音韵学术语。宋代等韵图分韵母

为开口呼和合口呼。凡韵头或韵腹是u的,称为合口呼;凡没有韵头而韵腹

又不是i、u、ü的,称为开口呼。

好恶(hǎoè):好坏。精为好,粗为恶。

好恶(hàowù):喜欢与讨

厌。去为好,取为恶。

葛洪(281?~341):字稚川,号抱朴子。晋句容

(今江苏句容)人。著《抱朴子》、《要用字苑》、《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

河北:黄河之北。好生恶杀:本应读为好(hào)生恶(wù)杀,而“河北学

士”却读为好(hǎo)生恶(ě)杀。

管仲、范增之号:管仲,号仲父,范增,号

亚父。二“父”字,均不应读fǔ(甫),而应读fù(父)。

焉者鸟名:据《说文·

鸟部》:“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今不知为何种鸟。

送句:句末语气

助词。助词:虚词。

昭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样子。

列德:阐明

阴阳之德。据吴承仕之说,“列德”为“效德”之误。折:裁决,判断。

凡例:通例,章法。

自败:自己失败。此处的“败”读“蒲迈反”。

打破人

军曰败:打败敌军。此处的“败”读“补败反”。

膏粱难整:语出《国语·晋语七》:“夫膏粱之性难正也。”膏:肥肉;粱:精

食。这里以膏粱借代富贵人家。难整:即难正。难以端正。

克:克制(私

欲)。励:勉励上进。

保傅:辅导天子和诸侯王子弟的官员。

谑(xuè):开玩笑。

痴钝:愚笨迟钝。

飔(sī)段:后人以“飔段”比喻口齿不清,典

故便出自此处。

飔异凉风,段非干木:即飔与凉风不同,段不是段干木。

段干木:人名。晋文侯时人。

郢(yǐng)州:治所在夏口,今武昌。永州:

今湖南永州。

庚辰吴入:《春秋·定公四年》载,“庚辰,吴入郢。”吴国人是

庚辰日进入楚国都城郢的,因此后人把“庚辰吴入”作为“郢”的歇后语。

司隶:即司隶校尉。官名。《后汉书》载,鲍永和他的父亲鲍宣、儿子鲍昱,都

先后担任司隶校尉,因此把“司隶”作为“永”的歇后语。

侍读:官名。掌

皇室子弟读书学习。

僻:不正,错误。

暹:读xiān。琨:读kūn。衮:读

gǔn。洸:读guāng。素勺:读yào。獡:读shuò。

舛()错:差错。

[译文\\]

九州的人民,语言各不相同,从人类产生以来,本来就是

这样。自《春秋公羊传》记明齐地语言,《离骚》被视为楚地语

词的经典,这大概是明确方言差异的最早的说法。后来扬雄

著《方言》,这方面的论述就大为详备了。然而都是考证事物

名称的异同,并没有显示读音是否正确。直到郑玄注释《六

经》,高诱注解《吕氏春秋》、《淮南子》,许慎著《说文解字》,刘

熹著《释名》,才开始用譬况假借的方法来标明音读。但是古

音与今音有差別,其中语音的轻重、清浊,还没有能了解,再加

上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的注音方法,更使人疑惑不

解。孙叔言著《尔雅音义》,他是汉末人唯一懂反切注音法的。

到了曹魏时期,这种反切注音法大为盛行。高贵乡公曹髦不

懂得这种反切注音法,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