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百家姓、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 > 第36章 三字经5

第36章 三字经5

发财就不能仁爱。

[原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见《论语·里仁》

喻——明白、知道。

[译文\\]

统治者明白大义,劳动人民只知道小利。

[原文\\]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注释\\]

见《论语·宪问》

[译文\\]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傲,倒容易做到。

[原文\\]

百年还在命半点不由人

[注释\\]

百年——指人的一生。

这里宣扬一切听天由命,不要有所作为的宿命论观点。

[原文\\]

在家敬父母何须烧远香

[注释\\]

烧远香——到远处烧香求佛。比喻在外积德行善做好

事。

[译文\\]

这话是说到远处去积德行善不如在家孝敬父母。

《名贤集》把孝敬父母作为封建道德中极重要的内容,

是对儒家“首孝悌”伦理纲常的具体化。

[原文\\]

家贫和也好不义富何如

[注释\\]

见《论语·述而》:“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

是说干不正当的事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象浮云一般。

[译文\\]

家庭和睦即使贫穷也是好的,干不正当的事,富又怎

么样呢?

[原文\\]

晴干开水道须防暴雨时

[注释\\]

干——枯渴,干旱。

[译文\\]

晴天干旱的时候要开好水道,以防备暴雨的来临。

比喻平时做事要留出将来退却的后路。这是明哲保身

的剥削阶级人生观。它与我们所讲的“有备无患”,“留有

余地”完全是两回事。

[原文\\]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注释\\]

寒门——贫寒人家。白屋——穷苦人住的茅草屋。

白屋出三公——《汉书主父偃传》士或起白屋而致三

公。

[原文\\]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注释\\]

本五种——《史记·陈涉世家》卷四十八中陈涉(陈胜)

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说,王侯将相是没有种

的。

[译文\\]

王侯将相并不是天生的,有志气的男子汉大丈夫应当

奋发图强。

[原文\\]

欲要夫子行无可一日清

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①

成人②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注释\\]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中有:“谚云:成人不自在,自

在不成人”之句。

①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这句话出于《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意思是说:孔子以诗、书、礼、

乐教学生,他的学生有三千,身通六艺(诗、书、礼、乐、

易、春秋)的有七十二人。

②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

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

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意思是子路问怎

样才是全人。孔丘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

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加上礼乐作为他的

文采,这样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孔丘又说:

“现在要成为完美的人何必一定要这样要求呢?现在的人,

只要见到财利,而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或君主)有危急,

而肯付出生命,久处困境也不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