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女儿经》
[原文\\]
遵三从行四德习礼义难尽说看古人多贤德
宜以之为法则
[注释\\]
三从:《白虎通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
子。”
四德:出自《礼记·昏仪》,指:
1.妇德:要有封建道德思想。2.妇言:说话要遵守封
建礼教。3.妇容:容貌打扮要合乎封建礼教的规定。4.妇
功:操持家务,伺候公婆、丈夫、儿子。
礼义:封建伦理道德。
古人:指文中所举十八个故事中的人物。
之:这个
法则:这里指标准、规则、制度。
[译文\\]
妇女要按照“三从四德”去做。学习封建的伦理道德是
难以说尽的、你看看本书中所举的那些烈女节妇是多么贤
德,应该以她们作为学习的榜样。
[原文\\]
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勤梳洗爱干净
学针线莫懒身
[注释\\]
闺:女子居住的内室。
[译文\\]
女子清早起床出门,首先是烧茶煮饭、敬奉父母。还
要勤于梳洗打扮,学做针线活儿,切不可懒惰。
[原文\\]
凡笑语莫高声慢开口勿胡言坐起时要端正
举趾时切莫轻
[注释\\]
举趾:一举一动
轻:轻浮、轻飘。
[译文\\]
凡是说话、开玩笑的时候,不要高声,说话前要考虑
好,不要胡言乱语。坐着要端端正正,一举一动都不要轻浮。
[原文\\]
有儿女不可轻抚育大继宗承或耕耘教勤谨
或读书莫鄙吝倘是女严闺门训礼义教孝经能
针黹方成人
[注释\\]
轻:轻视。
鄙吝:鄙视、吝啬。
倘:如果。
针黹(音zhǐ指):针线活儿。
孝经:孔老二对他的弟子讲孝道的一本书。
[译文\\]
有了儿女的妇女,不可轻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果是男
孩,要教育他种地,或者读书,长大了可以传宗接代。倘
若是女孩,要教育她严守闺门,学习孝经,按封建礼教去
做。要学做针线活儿,这样才可以成人。
[原文\\]
李氏负夫骨因牵断其臂
[注释\\]
负:背着
李氏:有的书作“季氏”。
这个故事见《五代史·冯道等传序》、《五种遗规·闺
范》和《列女传卷二》。五代时,虢(音国)州司户王凝在外做
官,因病死去。他的妻子李氏带着唯一的儿子,背着王凝
的遗骨回乡。路过开封,要住店,店主不接待。李氏见天
色已晚,不肯走,店主就扯着她的胳膊把她拉出店门。李氏
哭着说:“我是个女人,这只手被男人拉过了,还怎么守节
呀。”于是,她自己用斧子砍断了这只胳膊。
[原文\\]
令女志誓孀引刀割其鼻
[注释\\]
孀(音shuāng双):寡妇。
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令女
是三国时魏国曹爽的堂弟曹文叔的妻子。文叔早死,令女
想自己年轻又没有孩子,恐怕家里人叫她改嫁,她自己剪
了头发,表示决心不改嫁。不久家里人果然让她改嫁,她
听说后,就用刀割掉了自己的两个耳朵。后来曹爽全家都
被司马氏杀了,令女的叔父强行把她接回家,暗中找人劝
令女改嫁,令女听后,又用刀把自己的鼻子割掉。有人说:
“令女太认真了。”她就学着孔老二的腔调说:“讲仁义的人
是不能为盛衰存亡而改节变心的。”
[原文\\]
玖英畏贼辱先自投粪秽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