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 第1章

第1章

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传粉施未”③毫端:毫笔之端。④雌雄:喻胜败也;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又孟尝君传:“雌雄所在,未可知也:”⑤著子:下子。子,指棋子。

【译文】演戏的人传粉施朱,在化妆笔下比赛美丑,歌舞完毕,观众散去,美丑在什么地方?对奕的人争先恐后,在下子之间比较胜败,一旦棋局完了,棋子收了,胜败在什么地方?

【评析】戏台上洋洋自得,幕落后不过是一位靠演戏为生的优人;棋盘上无往不利,局尽子收后仍必须面对世俗的种种拂逆。由此可知,不实的虚名,并不能给人带来实际的利益,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是正道。

风月木石之真趣惟静与闲者得之

风花之潇洒①,雪月之空清②,惟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③,竹石之消长④,独闲者操其权⑤。

【注释】①潇洒:清空绝俗、不受拘束的样子,②空清:空明洁白。③荣枯:谓草木之盛衰也。王维诗:“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④消长:消,指风化;长,生长。⑤权:称量的意思。

【译文】清风下花草的飘逸绝俗,雪夜里月光的空明洁白,只有心静的人才能享受;水和树木的荣枯,竹子和石头的消长,只有清闲的人才能领略。

【评析】自从人类有了文明以后,人生问题日益复杂,而人生的苦恼也更不易解决哲人们忧念及此,纷纷提出解决之道,我们从几千年来所有哲人遗留下来的智慧里面,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然任真,保持悠然闲静的胸怀,和天地一体,和天地一心,不陷于形象而迷失自己。这则风月木石之真趣,惟静与闲者得之,就是在说能与天地同一心体,才有悠游有得的人生。不过,有一点必须认清,即这则并不是在教人无所事事地追求风花雪月、水木竹石,而是从自然任真之中去领会。

天全欲淡虽凡亦仙

田父野叟①,语以黄鸡白酒②则欣然喜,问以鼎食③则不知;语以缊袍礻豆褐④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⑤,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注释】①田父野叟:田父,老农之称。潘岳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野叟,指山野间的老人。②黄鸡白酒:指一般粗俗的食物。黄鸡,煮熟的鸡有一层黄色的油,故称黄鸡;白酒,未经调配的酒。③鼎食:谓列鼎而食也。汉书主父偃传:“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张晏注:“五鼎食,牛羊豕鱼糜也;诸侯五,卿大夫三。”文心雕龙时序:“申主父以鼎食。”④媪袍礻豆褐:论语予罕:“衣敝缊袍。”注:“以麻为著曰缊袍。”按缊袍,乃朴素简单的衣著。礻豆褐,亦作短褐,粗糙的衣服。史记始皇本纪:“夫寒者利短褐。”司马贞索引:“礻豆,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长狭,故谓之礻豆褐。”⑤天全:天性完整的意思。

【译文】乡间的老农,山林的老人,和他谈一般粗俗的酒食,就会高兴欢喜,问起珍贵的佳肴,就茫然不知;谈起朴素简单的衣服,就不自觉地显得快乐,问起华贵的锦衣,就全然不知。他们的本真完整,所以他们的欲念淡泊,这是人生第一等境界。

【评析】田父野叟所以“天全”,是因为他们生长的环境纯朴所致,而不是他们有特殊的智慧。可见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既深且钜,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能够改变环境、创造环境,生活在现代的人,有心不为物欲所苦,并非就要置身纯朴的环境,而在于是否真有其心。

本真即佛何待观心

心无其心①,何有于观②,释氏③曰观心者,重增其障④;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生⑤曰齐物⑥者,自剖其同⑦。

【注释】①其心:有邪妄之念的心。②观:观心也,观察自己的心性,以达反省的目的。③释氏:释是佛世尊的姓;后以释氏一词泛称佛家。④障:障碍,魔障。⑤庄生:即庄子,著有“庄子”三十三篇。⑥齐物:庄子中有一篇齐物论,阐述万物齐一的思想。⑦剖其同:分剖同一之物。

【译文】心中若无尘世邪妄之思,那何用观心自省。佛家以观心为见性之本,殊不知心中本来就没什么不该有的妄念,若还要费神去现心的话,可就反而增加了悟的障碍。而世事万物虽说外形、外貌上千差万别,但其本质是惟一的,实在不用多此一举地去论天地、万物之浑然齐一。庄子所言的齐物论,反而是分剖了天地一体的本性。

【评析】佛家劝众人观心持念,就是因为一般人常执著事物的常住,而产生了种种阻碍本心的妄念、杂心,所以必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