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 第2章

第2章

坐。

【译文】兴趣偶然涌起,在如茵的绿草地上脱鞋漫步,这时野鸟也会忘了人的机心不时伴随在左右;大自然的景色偶然在心中融为一体,在落花下披着衣襟独坐静思,这时虽和白云相对无语,却油然有彼此不舍的感觉。

【评析】“野鸟忘机时作伴,白云无语漫相留”,讲的不是寻常情景,而是人在没有机心时的境界。人在物我合一的时候,一线灵光可通万物,使万物觉得人也和同类一样可亲。因此,人生的美景,就在任真之中,世俗的争攘,绝不能带来真正的乐趣。

祸福苦乐一念之差

人生福境祸区①,皆念想②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③,一念惊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注释】①福境祸区:幸福的境界和灾祸的地步。②念想:即念头思想。③烈焰成池:言欲火之息也。

【译文】人生幸福的境界和灾祸的地步,都是念头造成的。所以佛家说:“利欲强烈就是火坑,过分贪婪沉迷外物就是苦海;一念清净烈焰就会变成清凉的池水,一念惊醒就可以脱离苦海到达彼岸。”念头稍一不同,所处的境界就立刻有别,能够不谨慎小心吗?

【评析】心对人的一生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一言一行无不起于心中,必须随时保持中正的心境。忿愤使人心狂,恐惧使人心卑,好乐使人心迷,忧患使人心碎,任何人多少都体会过这几种心境,也知道这几种心境可以使人失去自主的力量,但保持心的中正,并非易事,乃在平时养心的功夫,而养心莫如寡欲,因此,福祸都是自己平日招来的。

若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①;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②。

【注释】①须加力索:必须用心加以探索。索,求、寻求。②一任天机:完全听任自然。天机,上天气运的运转出

于自然,故以天机隐喻自然。

【译文】绳子可以锯断木头,滴水可以穿透石头,求学问的人必须用心努力探索。水道掘成自然就成为沟渠,瓜果成熟瓜蒂自然就掉下,求得学问的人是因为能完全听任自然。

【评析】做人做事要有恒心毅力,而且做人做事要任其自然。恒心毅力,是成就事业的要素之一;任其自然,是不使本身陷于苦恼的惟一之道,人能两者相辅相成,也就不会有“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之叹了。

机息心清月到风来

机息①时,便有月到风来②,不必苦海人世③;心远④处,自无车尘马迹⑤,何须痼疾⑥丘山⑦。

【注释】①机息:机即机心,意为人为的造作;此篇所言乃任其自然而机心匠意自止。②月到风来:自有清风明月往来胸中。③苦海人世:苦恼繁多的人间。④心远:心境远离尘世。⑤车尘马迹:人来人往的喧扰。⑥痼疾:唐之由游岩答高宗语:“臣所谓泉石之膏肓烟霞之痼疾。”本篇所言之痼疾,即指烟霞之痼疾。⑦丘山:入山修炼之意。

【译文】心中了无机心时,则无论何时、何地自是霁月光风,胸中自然明晓,只要心中存敬,则人间未必苦恼繁多;常把心境放在高远之处,则自然无人来人往之喧扰,何须如酷爱山水般地非找一静处栖止不可!

【评析】境随心转,在心无诡诈机心时,则何来喧扰、烦恼?人间于此亦非苦海,而是一片月华风霁的大好天地。只要本心能放得高远而悠游浩瀚宇宙,则自是清澄明静,用不着多费工夫入山修练。

落叶蕴育萌芽生机藏于肃杀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①;时序虽凝寒②,终回阳气于飞灰③。肃杀之中,生生之意④常为之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⑤。

【注释】①根底:即根的最底部。韩非子解老:“根者书之所谓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②凝寒:寒冷到结冰的地步,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凝,指结冰。③飞灰:律管中葭灰飞动也,古以此候节气。后汉书律历志:“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围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草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竹律十六,候日如其历。”④生生之意:生生不已的气息。⑤心:本源。

【译文】草木才开始枯黄凋落,就已从根的底部长出新的苞芽;时序虽是严寒的冬季,到底还会回到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