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固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注释】①粪虫:即蛴虫鲁,动物学以为金龟子的幼虫,传说为蝉的幼虫。本草:“蛴虫鲁,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论衡无形:“蝉生两翼,不类蛴虫鲁。”②蝉而饮露于秋风:郭璞尔雅图赞:“虫之清洁(洁),可贵为蝉,溉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按蝉俗称蜘蟟、知了,幼虫在土中吸树根汁液,蜕变成蛹,出面登树,再蜕皮而成蝉,其间为期约二年,既成虫,雄者交尾后即死,雌者产卵后亦死,生命不过二三星期。③腐草:腐草堆。④化为萤: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腐草为萤。”盖萤产卵水滨之草根,卵微现磷光,初虫蛆状,多伏土中,翌年草蛹化为成虫,即萤。化,作生解。⑤耀采:照出光彩。
【译文】粪虫最脏,一旦变成蝉却只要吸饮秋天洁净的露水;腐草不会发光,但所孕育出的萤却能在夏天的夜空中耀出光彩。从此可以知道,洁净的东西常从污秽中生出来,光明往往从黑暗中显现。
【评析】“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出身的环境,未必能影响人一生的荣枯,不为出身的环境所限,才是最重要的关键。若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有一种人,常以一个人的环境出身来决定待以青眼或白眼,这是失德之至的事。同时,也不难看到有一些出身较低的人,自卑、自弃,以为终是差人一等,经常表现得消极悲观,其实人生而平等,环境止所以考验将来是否能成功立业、为人表率,出身愈低,愈应力争上游才对。
客气伏而正气伸妄心杀而真心现
矜高倨傲①,无非客气②;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③。情欲意识④,尽属妄心⑤,消杀⑥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注释】①矜高倨傲:骄矜自大、傲慢不恭的意思。②客气:外来不长久的血气。③正气伸:光明正直的气概叫正气。伸,展、展示的意思。④情欲意识:情欲,即欲望;欲为七情之一,故曰情欲。史记礼书:“文貌繁,情欲者;礼之隆也;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意识,指精神觉醒之状态;一切精神现象如;知觉、记忆、想像等,皆为意识内容之一种。⑤妄心:佛家语,妄生分别之心的意思。大乘起信论:“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⑥消杀:就是消除;杀,忘的意思。
【译文】骄矜自大,傲慢无礼,都是外来的血气;能够把这种血气消除下去,那么光明正直的气概就会在心中伸张开来。一切欲望想像,都是由妄心所造成的,能够铲除这妄生分别的心,那么自己的本性才会显现。
【评析】成功的人生,当然必须具备各种条件,但不受一切外物的影响、诱惑,应是其中最基本的因素。刘向曾说:“圣人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一念之间,圣贤与小人判然殊途。人处在变幻无常的世间,想要走向成功之路,是必须先下一番内心的修持工夫的。
事悟而痴除性定而动正
饱后思味①,则浓淡之境②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③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④之痴迷⑤,则性定⑥而动⑦无不正⑧。
【注释】①味:对饮食的感觉。②浓淡之境:味厚曰浓;味不咸曰淡;境,原指疆界,此引申作分别的意思。③男女之见:指男女**主事的意识。④临事:治事。临,治也。谷梁传的哀公七年:“春秋有临天下之言焉,有临一国之言焉,有临一家之言焉。”⑤痴迷:痴呆迷妄。⑥性定:心意不摇。性,指心意。礼记大学:“一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⑦动:行为。⑧正:合于义理曰正。
【译文】饱食之后再想菜肴的味道,就没有浓淡的分别;**满足之后再想鱼水欢,就没有男女**的意识。所以,人如果经常能用事过以后的悔悟,来破除面临事情的痴呆迷妄,那么心意就不摇动;而行为就没有不合于义理的。
【评析】“人知利之为害也,不知无害之为利也。人知害之为害也,不知有利之为害也。”人在利益当前的时候,理智往往为感情所蒙蔽,如果能在事过境迁之后,痛加反省,那么未尝不可引为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这是“做了才后悔”的人,日后往往能有所作为。但有一类明知故犯、抱着“先后悔再着手”之心的人,那就无可救药了。吾人要保持清明,必须先把这点划分清楚。
轩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怀廊庙
居轩冕①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②;处林泉③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④。
【注释】①轩冕:古制大夫以上的官乘轩服冕,因借用轩冕以指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