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 第10章

第10章

【译文】平常没事的时候,心最容易昏昧迷乱,应该在平静之中有所警觉;遇到事忙的时候,心最容易浮躁不定,应该在警觉之中保持平静。

【评析】人在无事的时候,容易懒散,一生懒散之心意志就变得消沉,不会想到要求上进。人在事情繁忙的时候,性情容易急躁,性情急躁就不会沉着处理事情,结果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有可能发生错误。所以,无事时要有警觉之心,有事时要保持平静。

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虑

议事①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②;任事③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④。

【注释】①议事:评论事情得失。事,在此指政事。②情:实曰情。③任事:担任做事的职位。④虑:忧也。

【译文】评论事情的得失,本身在事情之外,应该熟悉它前后利害的实情;担任事情的执行工作,本身处在事情之中,应该忘记前后利害的顾虑。

【评析】“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现利害之恋。”论事必须客观,任事必须无私,所引的这段话同样表达了这个意思。如果论事不能客观,捕风捉影,不但不成为论,还会造成惑众的结果;如果任事不公,就是不干不净,就是大众的罪人。

操持严明守正不阿

士君子处权门要路①,操履要严明②,心气要和易③;毋少随而近腥羶之党④,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⑤。

【注释】①权门要路:权门,谓权臣也。后汉书:“权门请托,残吏放手。”要路,显要之地位也。②严明:严谨正道。③和易:和悦平易。易,作平解。④腥羶之党:腥,鱼腥;羶,羊臭味;腥羶,在此喻人之操守之可鄙者;党,类也。⑤蜂虿之毒:虿,毒虫名,蝎属;蜂虿,在此喻人之奸恶者;毒,祸害。

【译文】读书人一旦处身权门要路,操守要严谨正直,心境要平和,气度要宽宏;不要接近营私舞弊之类的人,也不要太过激烈而遭受奸险恶毒之徒的祸害。

【评析】身居官职,系天下苍生的祸福,操持可以不严明吗?任何人都知道为官必须守正不阿的道理。遗憾的是,做官的人往往比常人更把持不住名利的诱惑,古来为官贪贼枉法者不胜枚举,遂招致一代又一代的兴亡更替,造成涂炭生灵无数。

浑然和气处世珍宝

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①,亦不立善名②,只浑然和气③,才是居身之珍。

【注释】①恶事:坏事。②善名:好的声名。③浑然和气:浑然,纯厚貌;和气,温和的态度。

【译文】标榜节义的人,一定也会因节义受人毁谤;标榜道学的人,经常因为道学招致怨尤。所以,君子既不接近坏事,也不树立好的声名,只有保存纯厚温和的气质,才是立身处世的珍宝。

【评析】人要平实做人,不要自我标榜。人生的大道,近在眼前,毋需远求,能够尽本分,明是非,知进退,就是身在大道之中。“真理不是巧言,仁义更非口说”,道德仁义不是由嘴巴创造出来的,而是因躬身力行而存在的。为人做恶当然不对,标榜虚名也是不对,得名只在切身做人而已。

诚心和气陶冶暴恶名义气节激砺邪曲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①之人,以和气薰蒸②之;遇倾邪私曲③之人,以名义气节④激砺⑤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⑥中矣。

【注释】①暴戾:残酷的意思。②薰蒸:就是感化的意思。薰,香草名,在此作沐、感沐解;蒸而熟之。③倾邪私曲:指行事不由正道。倾邪,不正;私曲,不公不直。④名义气节:名义,谓名称与义理;气节,谓志气与节操。⑤激砺:感发鼓励。⑥陶冶:化育裁成之意。杜甫诗:“陶冶性灵在底物。”

【译文】遇到欺骗狡诈的人,要用诚心来感动他;遇到残酷乖戾的人,要用和气来感化他;遇到行事险恶不走正道的人,要用名义气节来感化他;这样天下便没有不能受我化育的人了。

【评析】“处世无奇但率真”,真诚所至,金石为开;任何人都具有理性,再顽冥暴戾的人,都有理性抬头的时候,这是人的一线生机所在,只要待以至诚,顽石可以点头。人,不可能独来独往,诚永远是人生在世的不二法宝。另一方面,人都有向善之心,谁也没有为恶损人的本心,遇有误入歧路的人,待之以诚之外,再勉以名节,而不幡然醒悟者,未之有也。

和气致祥瑞洁白留清名

一念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