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莱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 第12章

第12章

香炉上的香气散去,茶杯上的热茶变凉,对适才的狂欢豪饮不觉反而感到欲呕,使人回想起来毫无味道。

天下的事情大多如此,为什么不能够及早回头呢?

【评析】“欢乐极兮哀情多”,汉武帝以一代雄主尚且说出这话,何况常人?恬淡放任自然的王羲之也曾这么说过:“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因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若不能以自然为归,事事必欲恣情以求,等情境一迁,内心之中也就一无所有。那些寄情声色、酒食征逐的人,表面看来是及时行乐,尽一己之兴,但等到人静之后,想想天下到底没有不散的筵席,难道还不会出生一份落寞感吗?因此,凡事不宜太过,沉溺太深并不能给人生带来真正的幸福。

知机其神乎会趣明道矣

会①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②尽入寸里③;破得眼前机④,千古之英雄尽归掌握⑤。

【注释】①会:领悟。②烟月:指山川景色。③寸里:即方寸、人心。列子:“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④眼前机:眼前的机运。⑤掌握:控制住的意思,在此则有效法之意。

【译文】能领会任何事物中的趣味,五湖的山川景色就全都存在心中。看得透眼前的机运,千古以来的英雄就都归我掌握。

【评析】人应该随时掌握契机,在生存的空间做一位主动者,不要使大好生命在糊里糊涂之中虚度过去。善读书者,无之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张朝在幽梦影中的这一段话,有相互发明之妙;如果你还是觉得不能摆脱泥于眼前之心,那就准备羡慕那些凡事捷足先登的人吧。

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①。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②。非上上智③,无了了心④。

【注释】①尘中之尘:指人,言人之渺小,故曰尘中之尘。②影外之影:指身外的名利权位,以其转眼即逝,故曰影外之影。③上上智:言至高的智慧。④了了心:了然义理的心。了了,了然之义,调晓解也。

【译文】山河大地已是一粒微尘,何况人还是微尘中的微尘。血肉的身躯到头来尚且归于泡影,何况名位还是泡影中的泡影。没有至高的智慧,是不会有了然于义理的心的。

【评析】“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如此的人生能穷尽万象、事事务取吗?只要稍为一想,就不难证明。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苏东坡就是因为有这种达观的胸怀,才能在宦途失意中,过了坦荡多彩的一生,但一般人却是不知天地,计较到最后一口气不罢休。

泡沫人生何争名利

石火光中①争长竞短,几何光阴②;蜗牛角上③较雌论雄,许大世界④。

【注释】①石火光中:石火,击石所发之火,旋燃旋灭,喻人生之短,犹如石火。炯然以过。白居易诗:“石火光中寄此身。”石火光中,就是如石火般短促的人生之中。②光阴:犹岁时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③蜗牛角上:蜗牛角,蜗牛之角也,以喻细小。庄子:“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④世界:即宇宙,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

【译文】在有如石火般短暂的人生中争长竞短,能有多少光阴可用。在有如蜗牛般的狭小空间论雌雄,能有多大世界可争。

【评析】人所占的空间到底多大?生命到底多长?竟一再想与天地作非分之争。这讲的和前面“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道理相同。事实上,人如果不能知足,结果只有走向和自己过不去一途,陷在无法自拔的物欲深渊中,痛苦一生。

极端空极过犹不及

寒灯①无焰,敝裘②无温,总是播弄光景③;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堕在顽空④。

【注释】①寒灯:指即将熄灭的灯火。寒,温度低。②敝裘:敞,坏也,皮衣。③光景:明光景物也。韩愈诗:“睛日占光景。”④顽空:无知、不真。

【译文】将尽的灯烛没有光焰,已破旧的皮衣没有温暖,这总是造化弄人的光景。身躯有如枯槁的木头,内心好像烧过的灰烬,这种人不免要堕入无知不真的地步。

【评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