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皆指玄妙禅境。
【评析】
悟佛得道,物与神游。
避暑深林,南风逗树
【原文】
避暑深林,南风逗树;脱帽露顶,沉李浮瓜①;火宅炎宫②,莲花忽迸③;较之陶潜卧北窗下,自称羲皇上人,此乐过半矣。
【注释】
①沉李浮瓜: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夏日情景。
②火宅炎宫:佛教语,佛教认为尘世之人被情爱纠缠,好比火坑,故以火坑喻尘世。
③莲花忽进:佛教语,莲出污泥而不染,如人脱离尘世,故以莲花喻佛境。
【评析】
盛夏酷暑,古人难熬,今人有空调,全无古人之烦恼。只是全球气温越来越高,却又如何是好?
既景华而凋彩,亦密照而疏明
【原文】
既景华而凋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隰①之扬蘤②,似秋汉之含星。景澄则岩岫开镜,风生则芳树流芬。
【注释】
①隰(xí):山中低湿之地。
②蘤:古“花”字。
【评析】
少壮不努力,多走弯路,老大无成徒伤悲。
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
【原文】
袁石公①云: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乞儿丐僧,齁齁②如韵如雷吼,而白髭③老贵人,拥锦下帷,求一合眼不得。呜呼!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未尝拒人,而人人自拒者何哉?集素④第五。
【注释】
①袁石公: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著有《袁中郎全集》等。
②齁齁(hōu):鼾声,象声词。
③髭(zī):胡须。
④素:原是根本,本质自然义,本文指朴素、纯洁,少思寡欲之心。
【评析】
正像真理与真理观是不同的概念一样,幸福与幸福观也是不同的。因为幸福是源自于每个人内心不同的感受,而对于幸福的认识也会因人而异。即使完全相同的处境,有人会为之陶醉,有人却会为之忧伤。每个人不但是对幸福感受不一样,而且对什么是幸福的标准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然而尽管如此,健康是福,平安是福,则是最基本的前提,知足常乐,以平常心去面对生活
,则是对于什么是幸福的最基本的认识出发点。快乐与否,权看一念之间。孩子会为一个简单的手势笑不可抑,何哉?心思纯正而已。心有杂念,高床安枕,亦不得入睡。心无牵挂,古庙冷铺,则鼾声如雷。秉持本心,则心胸澄净,物我相谐。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
【原文】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①;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②。
【注释】
①鄙夫:庸俗之人。
②套语:俗套。
【评析】
不以自己的心目与山水田园等自然风光相连接,终不得其中真意,无法真正拥有独特的心灵感悟。
居处寄吾生,其地不在高广
【原文】
居处寄吾生,但得其地,不在高广;衣服被吾体,但顺其时,不在纨绮①;饮食充吾腹,但适其可,不在膏粱②;燕乐③修吾好,但致其诚,不在浮靡④。
【注释】
①纨绮:高贵华美的丝织品。
②膏粱:精美的食物。
③燕乐:即宴乐,宴会用之。
④靡(mí):浪费。
【评析】
观今世之人,非高尚住宅豪华家居不足以显其富,衣着名牌,动辄几千元、上万元不足惜,整日大鱼大肉。丰富的物质并没有带来心灵的安宁,更别说灵魂的升华,其原因在于我们欲求永不满足,不知何为适度。
披卷有余闲,留客坐残良夜月
【原文】
披卷有余闲,留客坐残良夜月;褰帷①无别务,呼童耕破远山云。
【注释】
①褰(qiān)帏:撩起帏帐。褰,撩,用手提起。
【评析】
读书需有心境,心境来自于心静。心有余闲才能静,知交夜谈倾心相契,竟至明月西斜而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