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书写起来。他写得非常认真,过了好长时间,三张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写成。卖驴的请博士念给他听,博士干咳了一声,就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过路人都围上来听。
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
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车水马龙
“车水马龙”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缩写,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明德马皇后是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十三岁被选入太子宫,先是侍候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很受宠爱。明帝刘庄继位以后,被册封为贵人。苦于没有生养,只好收养了贾氏的一个儿子。公元60年(汉明帝永平三年)春天,由于皇太后的偏爱,马氏被立为明帝的皇后。明帝死后,马后的养子刘炟(读dá达)继位(就是章帝)。马后便被尊为皇太后。
公元76年(建初元年),章帝准备根据汉朝的旧制,对马太后的兄弟们加封进爵,马太后不同意。第二年夏天,发生特大旱灾,一些迷信的人就认为这是不封外戚的缘故。因此,有关官员再次提出对外戚封爵的事,太后仍然不同意。并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说: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我,以达到为自己捞取高官厚禄的目的。我身为太后,平时总是节衣缩食,我周围侍候我的人也尽量注意俭朴。我这样做,其目的是想以自己的行动为下面的人做出好样子。我以为我娘家的人知道后也能象我这样。但是,他们却一点也不以为然,甚至还嘲笑我。前几天,我路过我娘家住地——濯龙园的门前时,看到从外面到家里请安问好的人多得不得了,车马来往不断,十分热闹繁华。家里服侍的人,衣饰之讲究,连给我驾驭车子的人也远远不如。(原文是:“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我对他们实在知道得太清楚了。他们只知自己享乐,而根本不关心国家的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进爵呢?
后来,人们常以“车水马龙”来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车载斗量
“车载斗量(读liánɡ良)”出自《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孙权,孤立刘备,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便写信封孙权为吴王。孙权虽然心中不想接受这个封号,但一时不敢得罪曹丕,同时,也由于刘备大兵压境,因此不得不派中大夫赵咨做特使,前往魏国作礼节上的回谢。赵咨来到魏国,凭着自己渊博的学识、能言善辩的本领,有条有理地回答了曹丕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使曹丕对他非常欣赏。魏文帝问他:“在吴国,象你这样的人有多少?”赵咨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吴国文武双全、聪明绝顶的人,不下八丸十人,象我这样的人,更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
赵咨的口才,使魏国人非常敬佩和惊奇。孙权听到这个情况,也十分赞赏,把他提升为骑都尉。不久,孙权又听从赵咨等人的劝告,正式称帝。
后来,人们常用“车载斗量”这句成语来形容数量极多。
****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公元219年,刘备夺取了汉中。随即命令驻扎在荆州一带的关羽攻打曹操部将曹仁占据的襄阳、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关羽占据了有利地形,利用汉水猛涨之机,放水淹了曹仁率领的军队,杀了庞德,活捉了于禁。又将驻守在樊城的曹仁、襄阳的吕常团团围住,形势十分危急。曹操派徐晃率军前往增援曹仁,同时派人连结孙权夹击关羽。关羽在营寨四周挖壕堑、布鹿砦达十层之多,以阻徐晃。徐晃声东击西,带领军队越过重重障碍,直攻关羽大营,在重围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大败关羽。在曹操、孙权军队的夹击下,最后关羽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杀。
徐晃解襄、樊之围,使曹军反败为胜,因而威名大震。曹操专门写了《劳徐晃令》,嘉奖徐晃。《劳徐晃令》中说:我带兵打仗三十多年,也听到不少古时候善于用兵的人,还没有象你这样跃马加鞭,长距离不停顿地快速前进,直冲入敌人重围而打败敌人的(原文是:‘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你的功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