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的太仓长,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仓公”。
淳于意年轻时就喜好医术。他拜一个名叫公孙光的医生为师,虚心求教。后来,他又向公孙光异父同母的兄弟公乘阳庆学医。公乘阳庆让淳于意把从前学的医方全部拋开,然后把自己掌管的秘方全给了他,并传授他古代的脉书,以及各种诊病的方法。
淳于意学了两年后,为人治病,常常是药到病愈,因此很快成为名医。但他喜欢到处游历,一些权贵派人请他去当侍医,他怕行动受到束缚,一一予以谢绝。为此,还曾隐藏行踪,时常迁移户籍,甚至不置家产。这样,就难免要得罪权贵。他在当太仓长的时候,有人告发了他。
公元前一六七年,淳于意被判肉刑(一种在脸上刺字、割鼻或砍足等的酷刑)。按照规定,他要被送到京都长安去受刑。
经受肉刑是一种极为痛苦的凌辱。临行时,淳于意的五个女儿嚎啕大哭。在这种难受的境遇下,淳于意怒骂道:“可惜我生女不生男,急难临头,没有一个人能帮助我!”
年纪最小的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既悲痛又不服。她认为女孩子也能像男孩子一样,为父亲解救苦难。于是,她毅然跟随父亲一起进京。
到长安后,缇萦向朝廷上书说:“我父亲在齐国当太仓长的时候,百姓都称赞他廉洁公正。现在犯了法要受刑罚,我心里非常悲痛。人被处死了不能再生,受刑致残后也不能再复原。即使想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也无路可行,不能如愿。我情愿自己投入官府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使父亲能有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机会。”
缇萦的上书情真意切,悲辛感人。汉文帝看了她的上书后,被她孝敬父亲并自愿替父受罚的精神所感动,终于下诏免除淳于意的罪,并在这一年废除了肉刑。
缇萦这一非常的行动,不仅使淳于意免除肉刑,而且使他得以重操医业,潜心研究医学,成为一代名医。
高山流水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知音难得或乐曲非常高妙。
春秋时,楚国的伯牙从小就喜爱音乐,年轻时,跟随很有声望的琴师成连学弹琴。当时的琴是一种拨弦乐器,琴面上张着七根弦,所以又称“七弦琴”。
一次,伯牙习作一首反映海上****的曲子,他一连苦思冥想了好几天,也找不到动听的旋律,觉得非常苦恼,便向老师成连请教。成连考虑一下后说,他的老师方子春擅长作曲,可以带伯牙去见他,求他亲自指点。
方子春住在鲁国登州城外的蓬莱岛上,成连师徒到了那里,正巧方子春外出。于是成连把伯牙安顿住下,自己寻找方子春去了。在等待师傅和师祖期间,伯牙每天练练琴,爬爬山,观望观望海景,觉得心旷神怡,欢畅异常。一天,他从海滩散步回家,突然天空乌云翻滚,狂风怒号。一会儿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下起倾盆大雨。海面上,巨浪一个接着一个扑向岸边岩石,发出一片震撼人心的轰鸣声;高山上层层密密的松树随风弯倒,互相碰撞,发出一阵阵令人胆寒的呼啸声。这风声、雷声、雨声、浪声和松涛声混在一起,交织成一支雄伟而美妙的乐曲。
眼前这动人的情景激发起了伯牙的创作热情。他奔到住处,取出七弦琴,一首反映海上****的乐曲创作出来了。就在伯牙非常得意的时候,成连老师在他身旁出现了。他马上明白老师故意是把自己留在这里,让他在大自然中创作动人的乐曲。此后,伯牙潜心作曲,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乐曲,其中他最满意的是《高山流水》。但是,人们虽然爱听这个曲子,却不能理解它的含义。为此,他盼望遇到一个能懂得自己这首曲子的
人。
后来,伯牙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优秀乐曲的人,名叫钟子期。一次,伯牙向钟子期弹起了一首曲子,他全神贯注,脑子里全是高山的形象。钟子期闭上眼睛,屏息凝神,细听琴音。他时而轻轻击拍,时而微微点头,脸上露出各种表情。当伯牙弹完一个段落后,钟子期赞叹说:“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伯牙没有答话,继续弹下去。这时,他脑子里全是流水的形象。和刚才弹的不同,这时的琴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琴声停后余音袅袅不绝。钟子期深情地说:“真妙啊,这是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啊!”
伯牙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分手时两人相约,一年后的今天再到这里来相会。但到了那一天,钟子期并没有来。几经打听,伯牙才知道,钟子期在不久前去世了。伯牙带了琴到他的坟地,伏在地上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