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成语故事 > 第17章

第17章

不被压得粉碎的。)这是比喻君主如能善于养士而广开言论,则国家之盛势有如雷霆之威,万钧之力。汉文帝读了《至言》之后,觉得贾山说得言辞激越恳切,很有道理,确实可行,于是就听取了他的意见,准备广开言路。

后来人们摘取句中的“雷霆”和“万钧”来构成“雷霆万钧”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威力极大。

黎丘丈人

《吕氏春秋·疑似》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魏国都城大梁有个黎丘乡。传说黎丘乡有一个魔鬼,常常装扮成别人的儿子或兄弟去捉弄别人。

黎丘乡有个黎丘丈人。有一天从市上喝醉了酒回家,这个魔鬼便装做黎丘丈人的儿子来搀扶老头儿。这个魔鬼在路上使用各种办法把老头儿折磨惨了。老头回家酒醒之后,便责备他儿子说:“我对你难道还不够慈爱吗?你为什么使我一路受苦?”儿子向他叩头并十分委屈地哭着说:“这真冤枉啊!昨天你回家之时,我到东乡亲友家借债去了,并没有来接你呀!不信,你可去查问。”老头儿听了儿子的话,恍然大悟说:“这一定是那个魔鬼干的,我也听说过类似的事情了。”

第二天,老头儿又上市饮酒,想再碰上这个魔鬼,好把它杀了。老头儿的儿子怕他喝醉了又在路上出事,就去接他。谁知老头儿见了自己的儿子,却误认为是昨晚遇到的那个魔鬼,就拔出剑来把自己的儿子刺死了。

后来人们就用“黎丘丈人”比喻在疑似之间不辨真伪、不察真情而犯错误的人。

离群索居

《礼记·檀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夏因儿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曾子去安慰他。他哭哭啼啼地对曾子说:“天哪!我有什么过错哇!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重的惩罚呢?”

曾子劝慰他说:“你怎么能说自己没有过错呢?你退居西河,一味炫耀自己,使西河的老百姓只知道有你,而不知道有老师孔子,这是你的过错之一,你死了父亲却不声不响,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你的过错之二,现在你的儿子死了,竟伤心得把眼睛都哭瞎了,前后对比,情况完全两样,这是你的过错之三,总起来说,你不尊师,不孝父母,却偏疼爱自己的儿子,这不是三件大罪过吗?”

子夏听了忙向曾子跪拜说:“吾离群索居亦已久矣(意思是:我离开朋友单独生活已经很久了),因而听不到朋友的规劝,放松了自己的修养。”

后来人们引用“离群索居”来说明离开群众而孤独生活。

廉泉让水

《南史·胡谐之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南宋时代有个范伯年,四川梓橦县人。他在梁州做官之时,有一次因事去谒见明帝刘,在闲谈之间,谈到广州的贪泉。明帝问范伯年:“卿州有此泉水否?”范伯年随口回答说:“梁州只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明帝又问:“卿宅在何处?”范伯年顺口回答道:“我家就在廉泉与让水之间。”明帝认为范伯年能言善辩,有才干,很赏识他。后来明帝委任范伯年为梁州刺史。

范伯年的话是用来标榜自己清廉的。后来人们就用“廉泉让水”比喻风土醇美。

两面三刀

《红楼梦》六十五回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贾琏偷偷娶了尤二姐的第二天,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走来请贾琏,说:“老爷那边紧等叫爷呢。小的答应往舅老爷那边去了,小的连忙来请。”

贾琏走后,尤二姐便和兴儿拉起家常来了。兴儿坐在炕沿下,一面喝酒吃菜,一面将荣府的事告诉尤老娘和尤二姐。后来不知怎的扯到凤姐身上去了。

尤二姐听了笑道:“你背着她这么说她,将来背着我还不知道怎么说我呢!我又差她一层儿了,越发有说的了。”兴儿听了忙跪下求饶。

尤二姐笑道:“你这小猾贼儿,还不起来!说句玩话儿,就吓的这个样儿。你们做什么往这里来?我还要找你奶奶去呢。”兴儿忙摇手道:“奶奶千万别去?我告诉奶奶:一辈子不见她才好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占全了。只怕三姨儿这张嘴还说不过他呢!奶奶这么斯文善良的人,那里是他的对手。”

后来人们引用“两面三刀”比喻耍两面手法,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流离失所

《汉书·薛广德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代有个薛广德,字长卿,沛郡人。汉元帝时,任御史大夫。有一次,他陪同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