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成语故事 > 第23章

第23章

到了宰相耳里。结果,他再次被排挤出京都,到外地去当州官。

取而代之

取:夺取。代:代替。这则成语的原意为推翻别人由自己来代替。一般用来表示拿这个代替那个。

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项羽,又叫项籍。他少年时代不爱读书,也不愿习武,叔父项梁责骂他,他出入意外地回答说:“学认字,只要能记下自己的姓名就够了;习武,只能抵敌个把人,不值得花功夫。我要学能敌得过万人的本领!”

项梁见他很有抱负,便叫他学习兵法。项羽很高兴,但略为学懂一点后,就不肯再学下去了。后来项梁因为杀人,受到官府追捕,便带着项羽逃到吴地(今江浙一带)。

公元前二一○年,秦始皇巡游会稽。车驾路过南江的时候,项梁和项羽一起去看热闹。

秦始皇的车驾浩浩荡荡,威严非凡,项羽看到这气势,不由得指着秦始皇的马车,对项梁说:“他的地位可以夺过来由我代替!”

项梁听他说出这句话,急忙用手掩住他的口,轻声责备他说:“不要胡说八道,惹出祸来要被灭族的!”

项梁虽然这样说,但心里暗暗高兴:项羽确实是个不平凡之人,将来定能干出一番大的事业。

当时,项羽身材高大,体魄强壮,力大无比,才气过人,当地的青年都很畏惧他。次年,项梁在吴地起义,项羽一起参加。一年后,项梁战死,项羽逐渐控制楚军,使它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一支反秦队伍,他自己成了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曲高和寡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曲调越高雅,跟着唱的人就越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嗯,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请听我讲个故事。

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河》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雅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商、羽、徵各为中国古时五音之一),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

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宋玉又用动物的活动来打比方:“凤凰能在九霄云外展翅翱翔,在篱笆间奔驰的小鸟怎能与它一起计量天地的高低?鲲鱼早上从昆仑山出发,晚上在大泽过夜,在浅水里游的小鱼怎能与它一起计量江海的深广?不但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鱼,人中也有像它们一样的人物。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犬牙交错

错:杂,交叉。表示像狗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形容交界线错综曲折不整齐,这则成语也比喻局面或关系的情况复杂,多用来泛指各种因素相互牵连交杂在一起。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建立汉朝后首先废除了秦朝苛刻的政治制度,安定老百姓的生活。

其次,消灭了那些异姓的诸侯王,重新封了许多刘姓子弟为王,代代相传。他自以为这样一来就可永保刘家的江山。

谁知刚传到第三代汉景帝,这些刘姓王的势力已经开始强大起来。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与中央王朝抗衡,对皇帝的指令假意应付,或不理会。有的甚至暗暗谋算夺取皇位,过过做皇帝的瘾头。

有个叫晁错的御史大夫,看出情况不对,立即上奏景帝,要他采取措施削弱这些诸侯王的势力,逐渐收回给他们的封地,来巩固汉朝的中央政权。

那些诸侯王本来就想篡夺皇位,如今听说皇帝要采取措施,便立即互相勾结,其中有七个诸侯王联合起来,借口要“诛晁错,清君侧”,发动了武装叛乱。

幸亏汉景帝及时调动军队,才平息了这次叛乱。可景帝并未吸取教训,又分封属地给自己十三个儿子,各为诸侯王。

这样等到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即位后,这些诸侯王的势力又逐渐强大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