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看了郑玄的文章后,感叹地说:“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意思是说:郑玄就象是进了我屋,拿起我的兵器,在向我进攻呀!
后来人们就把这句话简化成“入室操戈”这个成语,比喻拿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人自为战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公元前204年10月,汉大将军韩信率领数万之众,在井陉口背水列阵,打败了赵王歇和赵军主帅陈余亲自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在战斗中,陈余战死,赵王歇被生俘,一举灭掉了赵国。
这次战斗刚一结束,汉军的将领们都呈献上自己缴获的战利品、敌军将领的首级和俘虏,并向韩信祝贺,然后又不解地问韩信说:“兵法上说,用兵打仗布列阵地要右后靠山、左前临水。这次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还说打垮了赵军再会餐。当时我们并不信服。然而结果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啊?”
韩信听了,笑了笑说:“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抚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兵法:指《孙子·九地篇》;抚循:抚慰,这里指教养,训练;士大夫:这里指一般将士;市人:比喻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兵。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这也是出于兵法,只是你们没有留心罢了。孙武子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再由于我们没有时间来训练将士,军队就缺乏严格的训练,这就象是赶着街上的老百姓去打仗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置之死地,让他们懂得要保全自己,就只有拼命去决战;如果留下退路,一和敌人交锋就都跑了,还怎么能取得胜利呢?
众将领听了韩信的分析,都很佩服,说:“是这样的。将军的谋略我们是比不上。”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引出“人自为战”这个成语,原指使人人能拼死作战。现在多指人人都能独立作战或能独当一面工作。
人莫予毒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莫:没有;予:我;毒:危害。
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发生了一场争夺霸权的战争。晋**队在城濮(卫国地名,今山东鄄城西南)摆开阵势;楚国联合陈、蔡两国的军队,气势汹汹地攻打过来。
楚军的统帅是令尹(宰相)子玉,他率领着同族的六百名亲兵坐镇中军,左军由楚国掌管军事的司马子西统帅,右军由大夫子上统领。就在这次出征的时候,楚成王就一再告诫子玉,千万不可轻敌,晋国的国君晋文公是一个在国外流亡多年,经受过很多磨练,经验丰富的人,跟他打仗不要轻率。
可是总想打个胜仗好在楚王面前显示自己的子玉,一到阵前就把这些话全忘了,他看见自己的队伍旌旗森严、列队整齐,就夸耀地说:“今天一定可以消灭晋军了!”
可晋军呢?经过周密筹划,晋文公亲率中军指挥战斗。他派大夫胥臣,用奇计,把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进攻陈蔡两国的军队。陈蔡两军,还没有弄清是咋回事,就被打得四散奔逃。接着,晋将狐毛又把自己率领的左军装扮为中军,开战不久,就接连往后败退,诱敌深入;晋军还在战车的后面拖着树枝子,弄得路上尘土飞扬,假装着逃跑很狼狈的样子。楚军果然中计,子西当即紧跟追击。这时,晋文公率中军从中间出其不意地截击楚军,狐毛也回转身来夹攻子西,于是楚国的左军又被击败了。紧跟着楚军就被打得大败。
子玉打了大败仗,楚成王非常生气,便派使臣对他说:你带兵打了败仗,身边的同族亲兵都战死了。你如果回国,对他们的父母怎样交代呢?”子玉自己也早已料到,打了败仗,楚成王是不会饶恕自己的,于是便在回国途中自杀了。
晋文公听说子玉自杀的消息后,非常高兴,觉得这一下子可除掉心腹之患了。他情不自禁地对身边的将士说:“莫予毒也已!”意思是说:从今以后没有谁能危害我争霸中原了。
后来人们就把这句话引申成“人莫予毒”或“莫予毒也”这个成语,原指没有人再能危害我了,现在多用来比喻目空一切,狂妄自大。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刀俎(音zǔ祖):剁肉的刀和案板,指宰割的工具。
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的初期,项羽势力强大,刘邦相对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