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雨水连绵不断,大大小小河流的河水猛涨,全汇集到黄河里。黄河的水道容纳不了这么多水,河水溢到岸上,淹没了两岸的洼地。于是,黄河的水面开阔起来。隔水望去,只见波涛滚滚,连对岸的牛马也看不清楚了。
河伯见水势这么大,以为天下的水都流到这里了。于是,得意洋洋地乘兴顺流东游。不久,他来到了黄河的入海口北海,举目望去,但见白茫茫的大海无边无际,浪涛拍打着蓝天。这景象是他从未见到过的,黄河根本不能与北海相比。这时的河伯,再也不得意洋洋了。他抬起头来,望洋兴叹道:“俗话说,‘听到一百样道理,就自以为知道得很多,觉得谁也比不上自己。’这话也许就是指我吧。如果我不到这里来,亲眼看到无边无际的北海,我的眼界怎么能打开?我也永远要被那些有见识的人讥笑了!”
北海之神安慰河伯说:“是啊,对井中的蛙,是不能同它谈海的。因为它被自己的住处所局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海。对只生存在夏天的虫,是不能同它谈冰的。因为它受时间限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冬天。对见识浅陋的人,是不能同他讲高深道理的。因为他被所受到的教育束缚住了。”
河伯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因为他觉得,北海之神讲的道理都是自己从未听到过的。
妄自尊大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自高自大,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
马援,字文渊,茂陵(在今陕西)人。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称光武帝。当时,政权虽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统一,各路豪强凭借自己的军队,各霸一方,各自为政。
在各路豪强中,公孙述最为强大,他在成都称帝。为此,在陇西一带称霸的隗嚣,派了马援去公孙述处探探情况,以商讨如何才能长期地割据一方。马援在隗嚣手下,是个很受器重的将才,他接受使命,信心百倍地踏上征途。因为公孙述是他的同乡,早年又很熟悉,所以这次去,他心想一定能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款待,可以好好地叙旧说故。然而事出意外,公孙述听说马援要见他,竟摆出了皇帝的架势,自己高踞殿上,派出许多侍卫站在阶前,要马援以见帝王之礼去见他,并且没说上几句话就退朝回宫。派人把马援送回宾馆去了。接着,公孙述又以皇帝的名义,给马援封官,赐马援官服。
对此,马援当然很不愉快,他对手下的人说:“现在天下还在各豪强手中争夺,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公孙述如此大讲铺张、排场,自以为强大,有才干的人能留在此与他共同建立功业吗?”
马援回到隗嚣处,对隗嚣说:“公孙述就好比井底的青蛙,看不到天下的广大,自以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们不如到东方(洛阳)的光武帝那里去寻找出路。”
后来,马援投靠了光武帝刘秀,在光武帝手下当了一位大将,竭尽全力,帮助光武帝统一天下。最后,公孙述被刘秀打败。
危如累卵
卵:蛋。累:垒。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危险得像垒起来的蛋,形容危险到了极点。
范雎,战国时魏国人,他出身贫寒,曾经跟魏国中大夫须贾一起出使齐国,齐襄王仰慕范雎的口才,送金送酒食给他,引起须贾怀疑。回国后,须贾向魏相魏齐作了报告,范雎遭到诬害,差点被打死。后来,他化名张禄,在魏人郑安平和秦国出使魏国的使臣王稽的帮助下,逃往秦国。
王稽向秦昭王推荐范雎,说:“魏国有个张禄先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说秦国现在危险得像垒起来的鸡蛋,大王如果能重用他,就可转危为安。所以我把他带到秦国来了。”
秦昭王起先并不相信范雎,但他后来发现范雎确实才能非凡,便先拜范雎为客卿,接着又封范雎为相国。范雎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为秦国的强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根据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列传》的注释,“危如累卵”的原始故事出在春秋时代,那时的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贾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人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
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谏阻,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
荀息见到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你规劝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把十二颗棋子垒起来,再把九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
晋灵公听了,便叫荀息表演。荀息先把十二颗棋子垒起来,再把鸡蛋一个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