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成语故事 > 第32章

第32章

照管仲的话行事,几天之后,国内就没有人再着紫服了。

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故事的内容概括为“邹缨齐紫”,用来表示上行下效之意。

罪不容诛

《孟子·离娄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去见孟子,希望他谈谈对冉求的看法。孟子说:“冉求做季康子家臣,不但不施仁政,反而把田税增加了一倍,孔子都不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学生,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谈的呢?”来人又问:“冉求为季康子敛财都被孔子所唾弃,那么,那些帮助君主打仗的人又该怎么看待呢?”孟子面有怒色地说:“那些好战的人们为了争夺土地,争夺城池、不知杀死了多少人啊!这种人哪,真是‘罪不容于死’(意思是:就是处他们的死刑,也抵不过他们犯下的罪)。”来见孟子的人说:“您说得对,可是谁来处他们的死刑呢?”孟子听后默然不语,找不到回答的话。

后来人们把“罪不容于死”说成“罪不容诛”(诛:处死刑),表示处以死刑也抵不过所犯的罪恶,用来形容罪大恶极。

左右逢源

《孟子·离娄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孟子给他的学生讲治学之道,有个学生问他:“老师,请您讲讲,怎样才能学到高深的学问。”孟子说:“方法要对,态度要好。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自觉性,要自觉地去学,才能有所收获,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有个学生听到这里又发问道:“老师,怎样才能把学到的东西拿来运用呢?”孟子说:“要把学到的知识拿来运用,就必须学得广,学得深,学得透,使用起来,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左右逢其源(意思是:学到家了,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所以说,学习要靠自觉,没有这种自觉性,学习是很难有成就的。”学生们听了,都点头称是,认为孟子讲得有道理。

后来人们把“左右逢其源”说成“左右逢源”,用来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

坐山观虎斗

《史记·张仪列传》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的勇士卞庄子在旅馆里听人说有两只老虎正在吃人家的牛,他便拔出剑来,要去刺杀老虎。旅馆的伙计连忙劝阻说:“这两只老虎刚开始吃牛,等到它们吃得有味的时候,必然会互相争夺;争斗起来,必然有一场恶战;斗的结果,必然是大虎被小虎咬伤,小虎被大虎咬死。到了那时,你再去刺那只受伤的虎,就可以获得一举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卞庄子认为旅舍伙计的话讲得很有道理,就坐在一旁,观看虎斗。结果真的“大者伤,小者死。”这时卞庄子立即跑上去刺死了那只受伤之虎,毫不费力地一举得到了两只老虎。

后来人们把卞庄子坐在一旁观看虎斗的行为叫做“坐山观虎斗”,用来比喻坐在一旁看别人互相斗争,待到两败俱伤时从中渔利。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