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诗经 > 第12章

第12章

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注释】

①东山:诗中军士远戍之地。相传本诗和周公伐奄有关,东山当在奄国(今山东省曲阜县境)境内。②慆慆:一作滔滔,久。③零雨:徐雨,小雨。濛:微雨貌。④悲:思念。(《汉书·高帝纪》“游子悲故乡”的悲字和这里相同。)⑤裳衣:言下裳和上衣。古人男子衣服上衣下裳,但戎服不分衣裳。⑥士:读为“事”。就是从事。行:读为衡,就是横。横枚等于说衔枚。古人行军袭击敌人时,用一根筷子似的东西横衔在嘴里以防止出声,叫做衔枚。以上两句是设想回家后换上平民服装,不再从事征战。⑦蜎蜎:蚕蠋屈曲之貌。蠋:字本作蜀,蛾蝶类的幼虫。这里所指的是桑树间野生的蚕。⑧烝:久。⑨敦:团。敦本是器名,形圆如球。这句连下句是说在车下独宿,身体蜷曲成一团。上文“蜎蜎者蠋”两句以蠋和人对照,独宿者蜷曲的形状像蠋,但蠋在桑间是得其所,人在野地露宿是不得其所。⑩果赢: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或瓜蒌。施(音异):移。栝楼蔓延到檐上是无人剪伐的荒凉景象。伊威:虫名。椭圆而扁,多足,灰色,今名土鳖,常在潮湿的地方。《本草》一作蛜蝛。蠨蛸(音萧筲):虫名,蜘蛛类,长脚。以上两句是室内经常无人打扫的景象。町畽:平地被兽蹄所践踏处。町音廷。畽音团的上声。鹿场:鹿经行的途径。熠燿:光明貌。宵行:燐火。以上两句写宅外荒凉景象。从果赢句以下到这里都是设想自己离家后,园庐荒废的情形。以上两句设为问答,上句说这样不可怕吗?下句说是可怀念的啊。下句并非将上句否定,诗意是尽管情况可怕

还是可怀的,甚至越可怕越加怀念。鹳:鸟名,涉禽类,形似鹤,又名冠雀。俗名又叫“老等”,因其常在水边竚立,等待游鱼。垤:小土堆。征:行。“聿”语词,同“曰”。聿、曰都有将意,《七月》篇“聿为改岁”言将改岁。本诗“我东曰归”也是说将归。以上三句是说征夫设想妻在家悲叹,恨不得告诉她:别叹息了,赶紧收拾屋子吧,我正在赶路,将要到家了。瓜苦:即瓜瓠,也就是匏瓜,葫芦类。古人结婚行合卺之礼,就是以一匏分作两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这诗“瓜苦”似指合卺的匏。下文叹息三年不见,因为想起新婚离家已经三年了。栗薪:《释文》引《韩诗》作“薪”,聚薪,和《绸缪》篇的“束薪”同义。以上二句言团团的匏瓜搁在那柴堆上已经很久了。仓庚:鸟名,见《七月》篇注。之子:指妻。皇:黄白色。驳:赤白色。亲:指“之子”的母亲。缡:古读如罗。结缡:将佩巾(就是帨,见《野有死麕》)结在带上。古俗嫁女时母为女结缡。九十:言其多。仪:古读如俄。这句是说仪注之繁。以上追忆新婚时的情形,和上章瓜苦栗薪的回忆紧相承接。嘉(古读如歌):美。旧:犹久。以上二句言“之子”新嫁来的时侯很好,隔了三年不晓得怎样了。

【译文】

我到东山去打仗,久久不归岁月长。今天我从东方来,细雨蒙蒙倍凄凉。我刚听说要回乡,西望家园心悲伤。缝好一套平日装,不再含枚上战场。青虫爬动曲又弯,长在野外桑树上。孤身独宿缩成团,兵车底下权当床。我到东山去打仗,久久不归岁月长。今天我从东方来,细雨蒙蒙倍凄凉。瓜蒌结实一串串,爬到高高房檐上。屋里到处地鳖虫,门前结满蜘蛛网。田地变成野鹿场,入夜萤火点点亮。家园荒凉怕不怕?越是荒凉越怀想!我到东山去打仗,久久不归岁月长。今天我从东方来,细雨蒙蒙倍凄凉。老鹳长鸣土堆上,爱妻嗟叹守空房。洒扫房屋修好墙,盼我征夫早回乡。团团苦瓜涩又苦,结在苦菜柴薪上。自从我们不相见,于今三年断人肠!我到东山去打仗,久久不归岁月长。今天我从东方来,细雨蒙蒙倍凄凉。黄莺翻飞春已暮,毛羽鲜明闪闪光。想起当年她出嫁,迎亲花马白里黄。娘替女儿结佩巾,仪式繁多求吉祥。新婚夫妇多美满,久别重逢该怎样?

破斧

既破我斧①,又缺我斨②。周公东征③,四国是皇④。哀我人斯⑤,亦孔之将⑥。既破我斧,又缺我锜⑦。周公东征,四国是吪⑧。哀我人斯,亦孔之嘉⑨。既破我斧,又缺我⑩。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注释】

①既破我斧:在交战中砍坏了我的斧头。破:砍破,砍坏。②又缺我斨(qiāng):我的斨也砍出了豁口。缺:砍出缺口,砍出豁口。:柄孔为方形的斧子。既……又:在……以后,又……。③周公东征:周公率军东征。周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