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指周朝的首都镐京;⑥万民:群众;⑦臺:通“臺”,苔草,生长在沼泽地,叶子扁而长,可以编织蓑衣、草帽。笠:斗笠,草帽。缁撮:黑色的帽带。缁:黑色。撮:古人用来束住头发使帽子能够固定的带子;⑧君子女:绅士的女儿;⑨绸:通“稠”,浓密,多。直:头发丝直直的。如:其,她的;⑩说:通“悦”,高兴,愉快;充耳:古人用来塞耳朵隔音的玉石饰物。绣(xiù秀):比玉次一点的美石。实:坚固;谓之:都说她。尹吉:是尹姑娘,是吉姑娘;是嫁到尹家的“尹门吉氏”。尹吉是当时的两个大姓尹氏和吉氏。吉:通“洁”,相传是黄帝的后裔;苑(yǔn允)结:郁结,愁闷得胸口打了个结;而:如,好像。厉:腰带的垂下部分;卷发:卷起的发型。虿(chài):昆虫名,蝎子一类毒虫;从之迈:跟随他一起走;“匪伊垂之”两句:不是她要把带子垂下,带子是应该有多余的;“匪伊卷之”两句:不是她要把头发卷起来,头发就该卷得高高的;云:语气助词。何:那样的。盱(xū虚):通“吁”,忧愁。
【译文】
那位先生真漂亮,狐皮袍子罩衫黄。他的容貌没变样,讲话出口就成章。将要回到镐京去,万千人们心仰望。那位先生真时髦,戴着草笠黑布帽。那位姑娘好容貌,头发密直真俊俏。不能见到姑娘面,心中郁闷多苦恼。那位先生真漂亮,充耳宝石坚又亮。那位美丽好姑娘,芳名尹姞叫得响。不能见到姑娘面,心中忧郁实难忘。那位先生真时髦,冠带下垂两边飘。那位姑娘真美貌,鬓发卷如蝎尾翅。不能见到姑娘面,真想跟她在一道。不是故意垂冠带,冠带本来细又长。不是故意卷鬓发,鬓发天生高高扬。不能见到姑娘面,心中怎么不悲伤!
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掬)①。予发曲局,薄言归沐②。终朝采蓝③,不盈一襜④。五日为期,六日不詹⑤。之子于狩,言其弓⑥。之子于钓,言纶之绳⑦。其钓维何?维鲂及鱼與⑧。维鲂及鱼與,薄言观者(诸)⑨。
【注释】
①“绿”,一作,草名。又名王刍。“匊”,即掬。两手承取为掬。②“曲局”,卷曲。“薄言”,二字皆语助词,无义。已见前。③“终朝”,见《卫风·河广》④。“蓝”,草名,叶可为染料。④“襜(音担)”,指衣服遮着前面的部分,蔽膝或前裳。⑤“詹”,到。这两句说出行过约期不归。⑥“韦长(音畅)”,藏弓的套子,这里用作动词,即收弓入套。⑦“纶”,纠绳。⑧“鲂”,鳊鱼。“鱼與(音叙)”,鲢鱼。⑨“者”,“诸”的古文,诸是之乎两字的合音。
【译文】
整个早上采荩草,采了一捧还不到。我的长发乱糟糟,回去洗头梳梳好。蓝草采了一早上,撩起衣襟兜不满。丈夫约好五天归,如今六天仍不还。丈夫如果想打猎,我就为他装弓箭。丈夫如果想钓鱼,我就陪他缠钓线。丈夫钓的什么鱼?既有花鲢又有鳊。既有花鲢又有鳊,他钓我看意绵绵。
黍苗
芃芃黍苗①,阴雨膏之②。悠悠南行③,召伯劳之④。我任我辇⑤,我车我牛⑥。我行既集⑦,盖云归哉⑧!我徒我御⑨,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注释】
①芃芃(péng):草木茂盛貌。②膏:润泽。③悠悠:遥远貌。④召伯:周初召公奭之后,名虎:封于召,亦称召穆公,厉王、宣王、幽王时大臣。劳:慰劳。⑤任:担负。辇:人推挽的车。⑥车:指牛拉的车。牛:指牵牛。⑦集:成。⑧盖:通盍,何不。云:语助词。⑨徒:步行。御:驾车马。⑩师:二千五百人为师;旅:五百人为旅。师旅:指军队,此指组成队伍。处:居住。肃肃:规划严密而整齐貌。谢:邑名,在今河南泚源县南。功:工役之事功,指工程。营:经营。烈烈:威武貌。征:行。成:组建。原:高平之地;隰:低湿之地。平:治理。成:成功。
【译文】
黍苗蓬勃多喜人,全靠好雨来滋润。南行虽然路遥远,召伯慰劳暖人心。有的拉车有的扛,马车牛车运输忙。建筑谢城已完工,何不大家回家乡!你走路来我驾马,编好队伍就出发。建筑谢城已完工,何不回乡安居家!快速修建谢邑城,召伯苦心来经营。出工群众真热烈,召伯用心组织成。高地低地已治平,泉水河流都疏清。召,伯大功已告成,官王欢喜心安宁。
隰桑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①。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