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摧残而零落不堪。这是对抗战力量的歌颂,也是对苟安求和思想的讽刺。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①。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释】
①《孟子·尽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两句是说近来才晓得古人书上的话不能全信,如果全信则还不如不信。
【简说】
题目是遣兴,似乎是随意之笔,但作者先从借酒浇愁说起,再谈不能尽信古书,其中蕴含着对现实中许多问题的看法和不满。接着写醉后与松树交谈,运用拟人化手笔,显得活泼而又有谐趣。并用以反衬出退居生活的寂寞无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①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⑦。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⑧。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⑩。
【注释】
①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城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南朝梁武帝时曾改名为北顾亭。
②孙权:字仲谋,曾在丹徒(后改名为京口)建立吴国首都。这两句说当时的少年英雄孙仲谋已无处可以找到他。
③舞榭歌台:歌舞的台榭。榭指台上的屋子。
④风流:这里指英雄的业绩。这两句是说当年的繁华盛况和英雄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在风吹雨打中消失。
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指刘裕故居是在草木丛生的普通街巷里。这三句说南朝宋武帝裕小字寄奴,曾在京口起兵讨平桓玄。
⑥气吞万里如虎:形容气壮如虎,足以吞灭万里之外的强敌。这三句是向往刘裕北伐中原的气慨和成就。即指东晋安帝时刘裕曾两次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⑦元嘉:宋文帝年号。封狼居胥:指汉代霍去病战胜匈奴,追击至狼居胥(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封山而还(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仓皇北顾: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谟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乘胜南侵到瓜步(今江苏六合县东南),扬言要渡江。宋文帝登烽火楼,因畏敌而否定了这次北伐。见《南史·宋文帝纪》。又早在元嘉八年,宋文帝因滑台失守作诗有“北顾涕交流’之句。这三句是指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刘裕之子)北伐,因草率从事而招致失败。
⑧这三句是说作者回顾四十三年前,即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正月,作者奉耿京之命南来联系,经过扬州时,正值完颜亮南侵失败身死,抗金烽火淋漫。
⑨可堪:感叹语,较“那堪”深刻些。佛狸祠:在今六合县瓜步山上。陆游《入蜀记》:“瓜步山蜿蜒蟠伏,临江起小峰,颇峻,绝顶有元魏太武庙。”神鸦:祭神时飞来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神时的鼓声。这三句是作者回忆当年淮扬一带烽烟四起,如今隔江远望,仿佛看到佛狸祠前在迎神赛会,一片太平景象,真有不堪回首之感。
⑩廉颇:是赵国大将,被人陷害而出奔到魏国。后来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使者去察看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了使者,要他回赵后说廉颇的坏话。使者回去后就捏造说廉颇虽然年老,饭量还很大,但一刻儿工夫就拉了三次屎。赵王听后认为廉颇已经不中用了,便不去召他回赵。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三句说作者老当益壮,以廉颇自比,期望能得到重用,为国效劳,但又有谁来给予重视和关怀呢?
【简说】
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六十六岁,在镇江做知府。有一次他登上京口北固亭,面对滚滚不尽的长江,追缅往事,遥想将来,不由心涛澎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杰作。
上片赞扬了历史人物孙权,刘裕。孙权统治江南、击退强敌。刘裕(寄奴)起兵京口,两度北伐,收复沦陷百年的长安,尽管事随境迁,但当年喑呜叱咤的英雄,却一直使人倾慕。很明显,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向往,也就是对当前主战派的期望和对苟安求和者的讽刺。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北伐,来和上片刘裕北伐相比较。指出刘裕由于准备充分而取得了胜利,刘义隆则因草率从事而招致失败;并希望当时准备大举北伐的韩侂胄能吸取历史经验以夺取北伐胜利。接着用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