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42章

第42章

,让人感到作者一夜未寐的愁苦与暂时的宁静。眼前的景色是水面辽阔,寒气笼罩,太湖的又一个秋日清晨来到了。一个灯下倚几假寐的人被早早出发的客人的马嘶声惊醒。探头看看天色迟早。看到的是微黄的月,清晰的竹篱,牵牛花的蓝朵,几颗先红的枣子。这一段景物描写十分明丽清新、自然,正反衬作者亡国之恨的纷扰、无奈、迷惘。下片写想借秋风扫去愁容,却不料反因愁秋而衰老。只可惜,现在连那种垂帘独酌、借酒浇愁的“中年怀抱”也已经消失了。亡国之恨深痛,就像掩没了楚山的烟云一样不散。

全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表景交融,将深深的感怆之情寄于秋晓。造语十分朴素自然。如“人做梦”、“搔首”、“窥星多少”、“青花小”、“太淡”等,平凡之中见奇崛。盖其雄文博学,笔力有余,故无施而不妥贴。这是该词又一难能可贵之处。

梅花引

荆溪阴雪①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②?是心留③?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④,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⑤。

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深流。漠漠黄云⑥,湿透木绵裘⑦。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释】

①荆溪:溪名,流经江苏宜兴县南,在大埔附近入太湖。

②身留:被雪所阻,不能动身。

③心留:自己愿意留下。

④灯晕舞:灯花晃动不稳定。

⑤旧游:旧友。

⑥漠漠:密布、漫漫。黄云:指下雪天昏黄的天色。

⑦木棉裘:木棉为絮的冬衣。

【简说】

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宋亡后隐居生活中的矛盾心情。与鸥鹭为伴,任一苇之所之,凌万顷之茫然,这原本是避世者的理想归宿。但长期过隐居生活的作者,起句便破空而来、单刀直入地提出了尖锐的问题,荡舟江湖,是“身留”,还是“心留”?紧接着逼上一句:“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道出了作者矢志不渝不肯做元朝的官,是真心持节;但作为封建知识分子经世济民、忧国忧民的理想,又让他难以平静。这种心情的具体表现便是,深夜独坐,遐思不断,感今日之孤寂,忆旧日的欢乐。下片着力写这种远离尘世的苦恼。“花外楼”、“柳下舟”分别是对旧友、旧事清晰地回忆。只可惜,这一切连梦都梦不到。真是心若“寒水”思如“黄云”,愁苦异常。结句写雪中的梅花,恰是自拟。点破此愁是梅花之愁、高节之愁、傲雪之愁。

这首词运用顶针、叠句,反复问答,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矛盾揭示得淋漓尽致,又造成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与韵律的和谐。陈德武(一首)

陈德武,三山(今福建福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词集名《白雪遗音》。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