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元曲三百首 > 第5章

第5章

女演员。夏庭芝《青楼集》说她“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当时著名散曲作家卢挚、冯子振、胡祗遹等都写过词曲赠她。她排行第四,因此在话剧《关汉卿》中被称为朱四姐。

③“轻裁虾万须”二句:用虾须织成珠帘。我国习惯以成串的珍珠形容歌声的清圆。这里的“轻裁”、“巧织”,当然不是为吟咏一个编帘的工人写的。

④“金钩光错落”二句:上二句吟叹她的歌声,这两句更明显地赞美她的舞态。金钩、绣带,既是珠帘的附属物,也是一个女演员的妆饰品。错落、蹁跹(piánqiān偏千),形容轻盈的舞态。

⑤“似雾非烟”三句:借帘内朦胧的人影,写一个女演员在后台化妆打扮,不轻易出场的情景。取次展,表面是不许人轻易卷帘,实际是写一个优秀演员为尊重自己的艺术,在出场之前要****,不轻易露面。

⑥“摇四壁翡翠阴浓”二句:表面写珠帘的乍一展开就光彩四射,实际上写朱帘秀的一出场,一亮相,就光彩照人,震慑了全场观众。这些含意,关汉卿能写,朱帘秀也一定能懂的。

⑦“富贵似侯家紫帐”二句:这二句以侯家的紫罗帐、谢府的红莲幕来衬托珠帘,实际是歌咏朱帘秀风流华贵的品格。侯家、谢府出处未详。

⑧“锁春愁不放双飞燕”五句:借珠帘锁双燕,写朱帘秀的风流生活。后四句连用相近、相连、相映、相牵等亲妮的词,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这个人可能是别人,也可能是汉卿。

⑨“拂苔痕满砌榆钱”二句:疑是以榆钱、柳絮的扑帘,暗示狂徒薄幸对她的侵扰,飞语流言对她的糟塌。榆荚似钱而小,俗呼为榆钱。

⑩“愁的是抹回廊暮雨潇潇”三句:这三句借帘外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帘中人思想感情的起伏,同时表示作者对帘中人孤苦处境的关怀。借物写人,语意双关。长门,汉宫名。

凌波:唐殿名。《太真外传》:“玄宗在东都,昼梦一女,容貌艳异,拜于床前曰: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

“碧玲珑掩映湘妃面”二句;表示不能再见帘中人的苦闷。湘妃,湘水的女神娥皇、女英。相传她俩是尧女舜妻。舜南巡死于苍梧,她俩在湘水边痛哭,泪滴竹上成斑痕,后人称为湘妃竹,用作帘子,称为湘帘。

“十里扬州风物妍”二句:借杜牧诗句赞美朱帘秀的人才出众。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出落:出脱,出现。

你个守户的先生:元代称道士作先生。朱帘秀后来在杭州嫁一个道士,守户的先生指的就是这个人。关汉卿在结尾表示对朱帘秀的同情,透露了她晚景的不幸。

前谓

杭州景[一枝花]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①。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②。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③。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④闲田地。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⑤。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⑥,望钱塘江万顷玻璃。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浙江亭紧相对⑦,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⑧。【说明】

杭州在北宋时就以经济繁荣而兼有湖山之胜,被称为“东南第一州”。经过南宋一百多年的经营,更见繁华富丽。这套曲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到杭州时写的。从曲中反映的繁华景象看,当时杭州一带的经济恢复较快。比之柳永咏杭州的《望海潮》词,这套曲的内容显得更丰富多采。【注释】

①华夷:宋元时称国家的疆域为华夷,因为它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区。

②这答儿忒富贵:这答儿,这地方;忒,很、太。

③一哄地:形容热闹的样子。

④半答儿:半片、半块。

⑤“一陀儿一句诗题”二句:意说一处处都可题诗,一步步都可入画。

⑥兀良:也作兀刺,表示指点或惊叹的语气词。

⑦浙江亭:《乾道临安志》:“浙江亭在钱塘旧治南,到县一十五里。”

⑧纵有丹青下不得笔:意说杭州山水之美非画笔所能描挥。丹青,绘画的颜料。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