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元曲三百首 > 第13章

第13章

,把正直的话当成欺骗。”文王于是使人剖开这块玉石,果然得到宝玉,就命名为和氏之璧。

②传国争符:和氏璧被秦王刻为玉印,号传国玺,后来政治野心家为篡夺中央政权,每每争夺传国玺。

丙吉,宰执,燮理阴阳气。有司不问尔相推,人命关天地。牛喘非时,何须留意①?原来养得肥。早知,好吃,杀了供堂食②。【说明】

本篇讽刺丙吉,揭破他宰相燮理阴阳的鬼话,认为人命关天,是不应该推托不理的。结尾用滑稽口吻挖苦丙吉的关心“牛喘非时”,使曲子显得十分幽默。【注释】

①“丙吉”七句:丙吉,汉宣帝时丞相。他一次外出,路上有人打群架,见着有人死伤,他不闻不问,只顾向前走。后来看到有人赶牛,牛喘气吐舌,他派人问道:“牛走了几里了?”有人认为丙吉这样处事不当,问他,他答道:“老百姓殴斗杀伤,自有长安令、京兆尹去处理,宰相不亲小事,我是不该问的。春天天气不热,牛却喘气,恐怕是中了暑。宰相的职责是要调和阴阳,应该关心这事,所以我问了。”

②堂食:宰相在政事堂供食,叫堂食。

董卓,巨饕,为恶天须报。一脐然出万民膏,谁把逃亡照?谋位藏金,贪心无道,谁知没下梢①。好教,火烧,难买棺材料。【说明】

本篇对董卓因作恶多端而遭到可耻的下场表示快意,实际上就是对贪财、残暴的权臣的严厉斥责。【注释】

①董卓数句:董卓,东汉临洮人。灵帝死,他带兵进京诛宦官,后又杀少帝及何太后,立献帝,进位为相国。他性情残暴,经常残杀大臣和老百姓。袁绍等起兵反对他,他挟献帝迁都长安,自为太师,筑郿坞,收藏了无数金银珠宝在里面;并有篡位自立之意。后来王允使吕布杀死了他,把尸体拿到街上示众。他很肥大,据说守尸的人晚上在他肚脐中点灯,光明达旦。巨饕(tāo叨),《左传》杜预注:“贪财为饕。”

伯牙,韵雅,自与松风话。高山流水淡生涯,心与琴俱化。欲铸钟期,黄金无价。知音人既寡,尽他,爨下,煮了仙鹤罢①。【说明】

伯牙是春秋时代著名的音乐家,他有一个知音的朋友钟子期,每次弹琴,不论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钟子期都能听得出来,所以子期死后,伯牙伤心没有知音,就再也不弹琴了。本篇歌唱此事,寄托了向往恬淡生涯和叹惜世无知音的思想感情。【注释】

①“爨下”二句:指用琴烧火煮仙鹤。爨(篡),炉灶。焚琴煮鹤是古人认为大煞风景的事,这里化用这个成语,不过取其字面,并没有原来的含意。

[双调]庆东原

西皋亭适兴①兴为催租败②,欢因送酒来。酒酣时诗兴依然在。黄花又开,朱颜未衰,正好忘怀。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③。【说明】

表现一种豪放乐观的情怀。末二句表示不受上级拘管,尤为快人快语。【注释】

①西皋亭:杭县东北有皋亭山,西皋亭疑在其处。

②兴为催租败:宋潘大临寄谢无逸书说:“昨日得一佳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

③“管甚有监州”二句:宋代各州置通判,称为监州,每与知州争权。有钱昆少卿,家世杭州,喜食蟹,求补外郡官。人问所欲,他说:“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足矣。”苏轼《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韵跋之》诗:“但忧无蟹有监州。”

[双调]殿前欢

洞箫歌,问当年赤壁乐如何①,比西湖画舫争些个②?一样烟波,有吟人景便多。四海诗名播,千载谁酬和?知他是东坡让我,我让东坡?【说明】

苏轼是著名豪放达观的诗人,本篇说要和他比游乐,比作诗,表现了惊人的豪兴。【注释】

①“洞箫歌”二句: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游黄州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和朋友们饮酒唱歌,还有人吹洞箫伴奏,十分快乐(参见《前赤壁赋》)。这两句引用这个典故,说自己的行乐不比苏轼当年赤壁之游差。

②争些个:差多少?意即差不多。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①

送春*(二首)一

[楚天遥]花开入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②。[清江引]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