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元曲三百首 > 第13章

第13章

退③。更那堪晚来风又急。

[楚天遥]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清江引]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说明】

这两首曲借惜春表现盛年不再、离愁无尽的主題。看它娓娓写来,回环往复,既融化了一些前人诗词,也吸收了一些民歌手法;加上元曲特有的语言,比起诗词中同样主题的作品来另是一番风味。【注释】

①楚天遥过清江引:双调带过曲。楚天遥句式:五言八句四韵,与词牌生查子相同。清江引已见前马致远曲注,基本上也是五七言句法。因此这首带过曲最富诗词韵味。

②“谁道是杨花”二句:此用苏轼[水龙吟]咏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③“回首有情风万里”四句:此用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有情风万里送潮来,无情送潮归。”

赵善庆

赵善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有杂剧八种,俱未传世。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多写景之作。小令

[中吕]普天乐

江头秋行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沈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说明】

秋日江头漫步,一路所见,信手拈来,都成画境。画面的基调是明净远大的,不象一般诗人的悲秋之作,但也略带一点凄清,尤其是结尾三句。

[双调]沉醉东风

秋日湘**中

①山对面兰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说明】

这一首的秋景写得更加有生气:“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简直是充满了喜悦。“是几叶儿传黄败柳”,最后才点出了秋的凋零消息。【注释】

①湘阴:今湖南湘阴县。

马谦斋

马谦斋,生平不详。从现传的十七首小令看。他曾经在大都、上都等处做官,对京师景物、边塞风光表示赞赏。后来到杭州过富裕的寓公生活。“辞却公衙,别了京华,甘分老农家”,是他当时的自白。张小山[天净沙]《马谦斋园亭》:“簪缨席上团,杖藜松下盘桓,”则替这个富贵闲人画了像。

小令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①

秋[快活三]芰荷衰,翠影稀,豆花涼,雨声催。谁家砧杵捣寒衣,万物皆秋意。[朝天子]燕归,雁飞,霜染芙蓉醉。长江万里鲈正肥,漫忆家乡味②。啸月吟情,凌云豪气,岂当怀宋玉悲③?赏风光帝里,贺恩波凤池④,喜生在唐虞世。[四边静]香山叠翠⑤,红叶西风衬马蹄。重阳佳致,千金曾费。黄橙绿醅⑥,烂醉登高会。【说明】

原作共四首,分写一年四季景物。春、秋两首,都以燕京为背景,从中可见当时元朝京都繁华场景,以及那班御用文人吟风弄月的生活。【注释】

①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中吕宫带过曲。快活三句式:五五**,共四句四韵。四边静句式:四七四四、四五,共六句六韵。这两曲都极少单独作小令用。朝天子已见前张养浩曲注。

②“长江万里鲈正肥”二句:晋张翰,松江人,在洛阳做官,看到朝廷的乱象已成,见秋风起,就借口思念故乡的鲈鱼脍与莼菜羹,弃官南归。

③宋玉悲:宋玉,战国楚人。他的《九辩》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开端,后人称为宋玉悲秋。

④贺恩波凤池:在凤池上承受皇帝的恩宠。贺,疑当作“荷”;荷,承受意。唐贾至《早朝》诗:“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凤池即凤凰池,指亲近皇帝的中书省所在地。

⑤香山:在北京西北,从金元以来,一直是京师豪门贵族重九登高的名胜地区。

⑥黄橙绿醅:各种颜色的酒。醅,没有过滤的酒,这里就是指酒。

张可久

张可久,字小山,约生于至元初(1270年前),卒子至正初(1340年后),庆元(今浙江鄞县)人。以路吏转首领官,仕途上不很得志。平生足迹曾及湘、赣、闽、皖、苏、浙各省,晚年久居杭州。他专写散曲,不写杂剧,有《苏堤渔唱》《小山北曲联乐府》等散曲集。《全元散曲》所辑计小令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