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元曲三百首 > 第13章

第13章

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在元代散曲作家中,传下来的著作是最多的。

他的作品题材比较狭窄,大多数是欣赏山光水色(尤其是西湖风景)和抒写个人情怀的,再就是一些应酬和怀古之作。他的散曲在当时就负盛名,明清以来一直受到注意散曲创作的文人的推重。这首先由于他散曲中所表现的闲适放逸的情趣,投合广大中下层文士的胃口;同时也由于他吸收了诗词的声律、句法、词藻到散曲中去,形成了一种清丽而不失自然的散曲风格,为一些从诗词转向散曲的作者开了一条路。小令

[双调]水仙子

次韵蝇头老子五千言①,鹤背扬州十万钱②,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③,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④,梦不到金谷园⑤,海上神仙。【说明】

一派道家语言,表现出作者生活态度的洒脱。“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摆脱了功名富贵的思想,才能转向大自然,在无边风月中抒写自己的情怀。【注释】

①蝇头老子五千言:蝇头,比喻细小事物,这里指小字。老子,指老子的《道德经》,全书共有五千余字。

②鹤背扬州十万钱:见前乔吉[中吕·山坡羊]《寓兴》注②。

③庄生秋水篇:指《庄子》书中的《秋水》篇。

④名不上琼林殿:表示不愿考取进士。琼林,宋代苑名,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城西,北宋时常在此宴新及第的进士。

⑥金谷园:晋石崇所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石崇是著名富有的人,家里奇珍异宝很多。这句意为不羡慕富贵。

[双调]折桂令

九日对青山强整乌纱①。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说明】

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是这一篇的主题。归雁寒鸦,西风夕照,点染出凄清的气氛,有助于思家思想的表达。【注释】

①对青山强整乌纱:这句化用孟嘉落帽故事,见马致远[拨不断]《归隐》曲注①。意为自己勉强登高。

前调

读史有感剑空弹月下高歌,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①,青灯寂寞,老子婆娑②。故纸上前贤坎坷③,醉乡中壮士磨跎④。富贵由他,谩想廉颇⑤,谁效常何⑥!【说明】

本篇就廉颇和马周的遭遇抒发感想,中心是说明善于用人的人(知音人)自古无多,所以俊杰之士往往坎坷潦倒。联系“白发萧疏”三句来看,作者是倾诉了自身的不平的。【注释】

①萧疏:稀稀落落。

②老子婆娑:老子,倨傲的自称。婆娑,放浪自得的样子。

③故纸上前贤坎坷:古书上记载着前人不得志的事。故纸,指古书。坎坷,道路不平的样子,引申为不得志。

④醉乡中壮士磨跎:《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住在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的旅舍里,主人不理他,他要了一斗八升的酒,独自喝起来。壮士,指马周。磨跎,消磨时间;别本作“蹉跎”,亦通。

⑤廉颇:战国时赵大将,曾破齐、拒秦、败燕,立过许多功劳,封信平君,为假相国。悼襄王立,使乐乘代颇,颇怒,攻走乘,逃亡至魏。后赵屡为秦所困,想再起用廉颇,使者得到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说颇年老,遂不召回。后卒于楚。

⑥常何:唐中郎将。唐太宗下令百官论朝政得失,马周此时住在常何家中,为何条陈二十余事。常何是个武人,太宗对其才能感到奇怪,他把实情说出来,太宗立刻召见马周,拜为监察御史。这句意为:现在没有常何这样老实的人,所以高才如马周的人就不能得意了。

前调

酸斋学士席上①岸风吹裂江云,迸一缕斜阳,照我离樽。倚徙西楼,留连北海②,断送东君③。传酒令金杯玉笋④,傲诗坛羽扇纶巾⑤。惊起波神,唤醒梅魂。翠袖佳人,白雪阳春⑥。【说明】

借诗酒豪情抒写离情别绪,是封建文人中常见的;但这首曲有它的独到之处,就是成功地运用词家精警的句法,给自然景物涂上强烈的感情色采。如开头三句,不是平铺直叙地写岸风如何凄紧,江云如何黯淡,斜阳如何明灭,而是让它们环绕着离樽,一步逼紧一步地活动起来。这就融景入情,不言惜别,而惜别之情自见。苏轼不喜柳永词,独欣赏他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以为不减唐人。对照柳词,可见乔张一派散曲作家是如何运用词家手法入曲的。【注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