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晋书 > 第22章 律历中

第22章 律历中

》,改名《泰始历》。杨伟推五星尤疏阔,故元帝渡江左以后,更以《乾象》五星法代伟历。自黄初已后,改作历术,皆斟酌《乾象》所减斗分、朔余、月行阴阳迟疾,以求折衷。洪术为后代推步之师表,故先列之云。

乾象历

上元己丑以来,至建安十一年丙戌,岁积七千三百七十八年。

乾法,千一百七十八。

会通,七千一百七十一。

纪法,五百八十九。

周天,二十一万五千一百三十。

通法,四万三千二十六。

通数,三十一。

日法,千四百五十七。

岁中,十二。

余数,三千九十。

章岁,十九。

没法,百三。

章闰,七。

会数,四十七。

会岁,八百九十三。

章月,二百三十五。

会率,千八百八十二。

朔望合数,九百四十一。

会月,万一千四十五。

纪月,七千二百八十五。

元月,一万四千五百七十。

月周,七千八百七十四。

小周,二百五十四。

推入纪

置上元尽所求年,以乾法除之,不满乾法,以纪法除之,余不满纪法者,入内纪甲子年也。满法去之,入外纪甲午年也。

推朔

置入纪年,外所求,以章月乘之,章岁而一,所得为定积月,不尽为闰余。

闰余十二以上,岁有闰。以通法乘定积月,为假积日,满日法为定积日,不尽为小余。以六旬去积日为大余,命以所入纪,算外,所求年天正十一月朔日也。求次月,加大余二十九,小余七百七十三,小余满日法从大余。小余六百八十四已上,其月大。

推冬至

置入纪年,外所求,以余数乘之,满纪法为大余,不尽为小余。以六旬去之,命以纪,算外,天正冬至日也。

求二十四气

置冬至小余,加大余十五,小余五百一十五,满二千三百五十六从大余,命如法。

推闰月

以闰余减章岁,余以岁中乘之,满章闰为一月。不尽,半法己上亦一,有进退,以无中月。

推弦望

加大余七,小余五百五十七半,小余如日法从大余,余命如前,得上弦。又加得望,又加得下弦,又加得后月朔。其弦望定小余四百一以下,以百刻乘之,满日法得

一刻,不尽什之,求分,以课所近节气夜漏未尽,以算上为日。

推没

置入纪年,外所求,以余数乘之,满纪法为积没,有余加尽积为一。以会通乘之,满没法为大余,不尽为小余。大余命以纪,算外,冬至后没日。求次没,加大余六十九,小余六十四,满其法从大余,无分为灭。

推日度

以纪法乘积日,满周天去之,余以纪法除之,所得为度。命度以牛前五度起,宿次除之,不满宿,即天正朔夜半日所在。

求次日,加一度,经斗除分;分少,损一度为纪法,加焉。

推月度

以月周乘积日,满周天去之,余满纪法为度,不尽为分,命如上,则天正朔夜半月所在度。

求次月,小月加度二十二,分二百五十八。大月又加一日,度十三,分二百一十七,满法得一度。其冬下旬,月在张、心署之。

推合朔度

以章岁乘朔小余,满会数为大分;不尽,小分。以大分从朔夜半日分,满纪法从度,命如前,天正合朔日月所共会也。

求次月,加度二十九,大分三百一十二,小分满会数从大分,大分满纪法后度,经斗除大分。

求弦望日所在度,加合朔度七,分二百二十五,小分十七半,大小分及度命如前,则上弦日所在度。又加得望、下弦、后月合。

求弦望月行所在度,加合朔度九十八,大分四百八,小分四十一,大小分及度命如前合朔,则上弦月所在。又加得望、下弦、后月合。

求日月昏明度,日以纪法,月以月周,乘所近节气夜漏,二百而一为明分。

日以减纪法,月以减月周,余为昏分。各以加夜半,如法为度。

推月蚀

置上元年,外所求,以会岁去之,其余年以会率乘之,如会岁为积蚀,有余加积一。会月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