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0章 新方八阵2

第110章 新方八阵2

欲劫止久嗽,每贝母

一两,宜加百药煎、蓬砂、天竺黄各一钱佐之尤妙。如无百药煎,即醋炒文蛤一钱亦可,或

粟壳亦可酌用。若治肺痈,宜加白矾一钱,同贝母丸服如前,最妙。

括痰丸治一切停痰积饮,吞酸呕酸,胸胁胀闷疼痛等证。

半夏(制,二两)白芥子(二两)干姜(炒黄,一两)猪苓(二两)炙甘草(五钱)陈皮(四两,切

碎,用盐二钱入水中拌浸一宿,晒干)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一钱许,滚白汤送下。如胸胁疼痛者,加台乌药二两。

神香散治胸胁胃脘逆气难解,疼痛呕哕胀满,痰饮膈噎,诸药不效者,惟此最妙。

丁香白豆蔻(或砂仁亦可)

二味等分为末。清汤调下五、七分,甚者一钱,日数服不拘。若寒气作痛者,姜汤送下。

攻阵

属性:吐法此方可代瓜蒂、三圣散之属。凡邪实上焦,或痰或食,或气逆不通等证,皆可以此法吐之。

用萝卜子捣碎,以温汤和搅,取淡汤徐徐饮之,少顷即当吐出。即有吐不尽者,亦必从

下行矣。又法,以萝卜子为末,温水调服一匙,良久吐涎沫愈。

一法,用盐少许,于热锅中炒红色,乃入以水,煮至将滚未滚之际,搅匀,试其滋味稍

淡,乃可饮之。每用半碗,渐次增饮,自然发吐,以去病为度而止。一法,凡诸药皆可取吐

,但随证作汤剂,探而吐之,无不可也。

赤金豆亦名八仙丹。治诸积不行。凡血凝气滞,疼痛肿胀,虫积结聚坚,宜此

主之。此丸去病捷速,较之硝、黄、棱、莪之类过伤脏气者,大为胜之。

巴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钱半)生附子(切,略炒燥,二钱)皂角(炒微焦,二钱)轻粉(一

钱)丁香木香天竺黄(各三钱)朱砂(二钱为衣)

上为末,醋浸蒸饼为丸,萝卜子大,朱砂为衣。欲渐去者,每服五、七丸。欲骤行者,

每服一、二十丸。用滚水,或煎药,或姜、醋、茶、蜜、茴香、史君煎汤为引送下。若利多

不止,可饮冷水一、二口即止。盖此药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也。如治气湿实滞鼓胀,先用红

枣煮熟,取肉一钱许,随用七、八丸,甚者一、二十丸,同枣肉研烂,以热烧酒加白糖少许

送下。如治虫痛,亦用枣肉加服,止用清汤送下。

太平丸治胸腹疼痛胀满,及食积气积血积,气疝血疝,邪实秘滞痛剧等证。此方借些

陈皮浓朴木香乌药白芥子草豆蔻三棱蓬术(煨)干姜牙皂(炒断烟)

泽泻(各三钱)

以上十一味俱为细末。

巴豆(用滚汤泡去皮心膜,称足一钱,用水一碗,微火煮至半碗,将巴豆捞起,用乳钵

研极细,仍将前汤搀入研匀,然后量药多寡,入蒸饼浸烂捣丸,前药如绿豆大。每用三分,

或五分,甚者一钱。)

上随证用汤引送下。凡伤食停滞,即以本物汤下;妇人血气痛,红花汤或当归汤下;气

痛,陈皮汤;疝气,茴香汤;寒气,生姜汤;欲泻者,用热姜汤送下一钱。未利,再服。利

多不止,用冷水一、二口即止。

敦阜丸治坚顽食积停滞肠胃,痛剧不行等证。

木香山楂麦芽皂角丁香乌药青皮陈皮泽泻(各五钱)巴霜(一钱)

上共为末,用生蒜头一两研烂,加熟水取汁,浸蒸饼捣丸,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

随便用汤引送下。如未愈,徐徐渐加用之。

猎虫丸治诸虫积胀痛黄瘦等病。

芜荑雷丸桃仁干漆(炒烟尽)雄黄(微炒)锡灰皂角(烧烟尽)槟榔使君子

(各等分)轻粉(减半)细榧肉(加倍)

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分,滚白汤下,陆续服之。如虫积坚固者,加巴豆霜与轻粉同。

百顺丸治一切阳邪积滞。凡气积血积,虫积食积,伤寒实热秘结等证,但各为汤引,

随宜送下,无往不利。

川大黄(锦纹者,一斤)牙皂角(炒微黄,一两六钱)

上为末,用汤浸蒸饼捣丸,绿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钱,或二、三钱,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为丸亦可。

散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