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茶叶入菜的方式有四种。
第一,将新鲜茶叶和菜肴一起烤制或者炒制,这种叫茶菜。
第二,在茶汤里加入菜肴一起炖或者焖,这种叫茶汤。
第三,将茶叶磨粉撒入菜肴或者架在点心里,是为茶粉。
最后就是用茶叶的香气熏制食品,是为茶熏,如果从做菜的效果来看,不同的茶叶适用于不同菜的做法。
这句话似乎很难理解,据陈阳上网查询了一下,每种茶叶的香味不同、发酵程度不同,那适用的菜品自然也不同。
最简单的例子,大名鼎鼎的龙井虾仁。
如果你把这道菜中的龙井换成普洱,那这道菜是啥味道?想想都很怪。
那么为什么是龙井虾仁吗?有人想过这个问题吗?
因为寒凉的水产品搭配上凉性的绿茶最为合适,再加上龙井的清香很适合凸显虾仁的鲜美,所以龙井和虾仁的搭配就这么被试错出来了。
没错,陈阳觉得古人一定是通过不断试错才得到了龙井+虾仁这一最优配搭。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龙井虾仁之外,还有什么菜用到茶叶呢?
“茶叶做的菜?”叶佳怡正好路过听见陈阳自言自语。
“茶叶做的菜好多,最有名的不应该是樟茶鸭嘛?”
“咦!”陈阳刚听到她这话时还以为她要说龙井虾仁,没想到她竟然说了个樟茶鸭。
樟茶鸭,还真是。
虽然不了解这道菜的做法,不过这名字里有“茶”,应该跟茶叶有关吧?
现在去很多餐厅,到了地儿都有樟茶鸭这道菜,看起来外皮的眼色跟烤鸭差不多,吃在嘴里的口感就是香香的那种。
要说好吃吧!确实还行。
但在陈阳看来,并没有到那种惊艳的程度。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火,每家店都有这道菜!”陈阳疑惑道,然后他翻出手机查了查。
樟茶鸭属于熏鸭的一种,是川省经典的传统名菜。
“川菜呀!”
陈阳见樟茶鸭是川菜,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张玉山。
张玉山是淮扬菜和川菜兼修的大师傅。
可能这两种菜系他都不属于顶尖的高手,但水平之上,属于甩普通主厨几条街的那种。
想到这,他掏出手机给张玉山打了个电话:“张叔,在鸿运楼吗?啊对!找你有点事!”
“行,行,我马上过来!”
陈阳跟叶佳怡招呼便直奔鸿运楼而去。
到了地儿,陈阳找到张玉山,直奔主题便问道:“张叔,咱鸿运楼有樟茶鸭这道菜吗?”
张玉山闻言一愣:“有啊!”
陈阳心中大喜:“真的?太好了!看来张叔你会做樟茶鸭?能不能教教我?”
张玉山:“……小五,要不我先带你去看看樟茶鸭吧!”
到了后厨,张玉山拉开双开门商用冰箱,陈阳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好家伙,一冰箱全是深红色鸭身的樟茶鸭。
“现在市面上的樟茶鸭都是成品,回来后只要加热一下就可以上桌了!”
陈阳闻言恍然大悟:“我说每家饭店都有这道菜,原来这是成品!”
接着他又问:“张叔,那你会做樟茶鸭嘛?”
张玉山点了点头,又苦笑着摇了摇头!
“啥意思?”陈阳有些不懂!
“小五,樟茶鸭的制作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当年师傅曾经教过我,不过,我们做出来的樟茶鸭跟正宗的樟茶鸭味道还是有差别的!”
陈阳这下算是听懂了。
说白了,现在市场上的樟茶鸭有三个版本。
第一,自然是中央厨房做好后配送到各大饭店的成品。
这种鸭子陈阳都不用尝都知道,肯定是千篇一律、没有特色。
还有中版本就是民间流行,比如张玉山的师傅教他的那种做法。
这种做法应该比中央厨房做出来的批量货好吃一点,但好吃得有限,而且估计工艺也很复杂,一般饭店不会浪费这个人工和资金去做这么复杂的菜品。
第三应该就是这樟茶鸭的秘方可能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
想要学会这秘方,必须要入了人家的门墙才行。
果然张玉山接着说道:“樟茶鸭的制作要选用秋季上市的肥嫩公鸭,经过腌、熏、蒸、炸四道工序制成,其中以用樟树叶和花茶叶烟熏鸭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