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爷打秋风,显然超出了高杰的认知。
孙世瑞盯着高杰眼睛。
“敢不敢?”
高杰嗖一下蹦起来:“有啥不敢!”
孙世瑞大喜:“好,把你手下李成栋,李本深都带上,你带一千兵,我带一千兵,应当够了。”
高杰双眼放光,从前他跟李自成抢大户杀县官,还没碰过秦藩这样的亲王,现在他巴不得立即杀入秦王府,把奇珍异宝抢他个干净。
孙世瑞暗道,当初找这位催收合作人,算是找对了。
高杰忽然想起什么:“唐师爷去不去,他以前在秦王府当过差,熟门熟路。”
“他,应该不会去。”
孙世摇摇手,替唐恩城做了决定:“你也知道,唐师爷不好财货,不爱女人,他和你我不一样。”
“哎,不要银子,不要女人,那活着有啥劲!”
高杰替唐师爷感到可惜。
~~~~~~~
“谁说老夫不去?!”
迎恩门军营,唐恩城听说大帝要去秦王府催收,立即收起折扇,脸色大变只差要原地蹦起来。
高杰劝道:“师爷不要激动,咱这次去,干的是杀头的买卖,你一不要钱,二不要女····”
“老夫要炼丹!”
唐恩城打断高杰,一把揪住孙世瑞衣领:
“老弟,你不会不知道秦王府有多少丹炉吧?老夫不图钱不图名,跟着伱干啥的?”
“啥?丹炉?这丹炉他正经吗?”
唐恩城怒道:“炼丹的丹炉,想哪去了!含真饼,知道吗?”
孙世瑞摇摇头:“啥?好吃不?”
张二虎在旁解释:“公子,含真饼,是前任秦王进献神宗皇帝的仙丹。”
“哦哦,原来是仙丹啊,早说嘛,我以为是你们陕西的煎饼果子。”
没想到万历皇帝朱翊钧还好这口,肯定是从他爷爷那里学来的。
唐恩城见大帝一脸茫然,不禁啧啧称奇:
“孙指挥?原来你对秦藩一无所知,这就要带兵马去催收?真是勇气可嘉啊!”
“啥一无所知,本官知道他占了不少田地,知道朱存极与民争利,知道他不是啥好东西。”
唐恩城笑道:“这话说得,咱大明朝哪个藩王不占地?哪个藩王不与民争利?谋财还是好的,你是没赶上好时候。”
“没赶上好时候?”孙世瑞好奇问道,“唐师爷的意思是,秦王还会给咱发钱?”
唐恩城无语。
“不发钱,要你命。若生在洪武朝,遇上愍王朱樉,你小命不保。”
孙世瑞努力回忆这个憨王是谁。
大帝对明代藩王了解不多。
据他所知,藩王炼丹的,好像就只有兴王世子,也就是后来差点被宫女勒死的嘉靖帝朱厚熜。
这哥们从小就受他爹影响喜欢炼丹,当皇帝后成功将修仙事业发扬光大。
至于其他人炼不炼丹,大帝不知道,他只知道藩王宗亲都被皇帝养猪一样圈养。
见孙世瑞茫然不知,唐师爷只得耐心解释:
“我朝藩王炼丹求仙者,比比皆是,甚至不少取了法号,受了箓。比如宁王朱权,湘王朱柏,辽王朱宪[火节],尤其这位辽王,不但自称“忠教真人”,也喜欢别人称他为“真人”而不是“亲王”,州县主官来拜谒,也总是身着道袍,俨然羽士。”
孙世瑞忽然想起前世听某些民科专家解读《西游记》,说这小说反道尊佛,甚至有人推断《西游记》作者不是什么吴承恩,而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本人。因为书中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很是透彻,而且估计只有嘉靖皇帝本人敢这样黑道教····
“唐师爷,藩王为何都痴迷道教?是因为太祖不喜欢和尚吗?”
唐恩城摇动折扇,“这就说来话长了,还得从成祖皇帝靖难之役说····”
孙世瑞见唐师爷一副得意样子,忍不住打断:
“既然说来话长,那就不说了,时间不多,扯这么多无非是想去西安,好,本官同意了。”
“当真?”唐恩城喜出望外:“何时启程?事先说好,老夫只要丹炉……”
孙世瑞翻身上马,挥鞭指向西边:
“现在就走。”
~~~~~~~
至于明代藩王为何热衷信道,唐师爷来不及细说其中详情,作者趁孙大帝赶路之际,替老唐多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