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挞宋,皮鞭沾酒精边抽边消毒 > 第33章 张振飞折服

第33章 张振飞折服

“老汉拜谢郎君大恩。”

刚一进门,那老汉就压着孙女一起跪倒在地。

“行了起来吧,本郎君受了你们的大礼,从此便会罩着你们,绝不会断了你们的衣食。”

“你们是何姓名?”

那老汉并不起身,依旧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回答:“老汉姓李,没有什么名字。小女娃唤作草头娃,娃乖巧的很。”

“那我便称你老李,至于草头娃……这个名字不好听,从现在起,你叫李云燕吧。”

那女娃知晓这是得了郎君的接纳,她和爷爷不用再挨饿受冻,兴奋地疯狂点头接受自己的新名字。

“老李就去庄子里当个粮仓门卫,李云燕从现在起开始学习识字,我会教你一些护理医疗的知识,且认真学着。”

分配完二人的任务杨瑞祥便带着张振飞前往膳厅。

此人对自己之前的草原威胁论一直耿耿于怀,若是不能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早晚把这家伙憋死。

二人相对而坐,中间一块长方形石槽,上面镶嵌着一排铜铁丝。

石槽里铺着一层上好的木炭,旁边摆着许多个小碗,里面有各种粉末状的调味料。

“今晚没时间下厨,简单吃些烧烤得了。”

闻言,张振飞脸色如同便秘。

好家伙,烧烤你都说吃的简单,难不成平日里你净吃些山珍海味不成?

自己一个堂堂知府,想吃顿烧烤还得等到休沐之日才行,丫的……

再想下去真就要背过气去,赶紧转移话题:“小郎君为那女娃取名云燕是有何意?”

杨瑞祥打眼瞧一眼张振飞,随口答道:“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

其实当时他的心里忽然闪过‘燕云十六州’,便取名云燕。

但是他跟张振飞只能说是点头之交,没必要交浅言深。

张振飞熟读诗词,稍稍一想便知晓此诗句的出处。

“词句出自诗仙李太白的剑阁赋,难不成小郎君在蜀中也有故人呼?”

“哈,”杨瑞祥轻笑一声,他原本只是想用这句诗应付一下,没想到这人竟然打蛇随棍上盘问起来。

“倒是有一个故人,我非常熟悉景仰他,他却不认识我。能不能吃辣?”

“哦?是何人?某也有几位来自蜀中的友人。多放辣椒。”

“诸葛武侯。”

闻言,张振飞张了张嘴,却是没有说出什么。

诸葛武侯这个名词一出来,他便知晓杨瑞祥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了。

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

想通此节,主战派的张振飞不由得对杨瑞祥更加亲近几分。

一片沾满辣椒的羊肉炫入嘴中,张振飞脸色顿时涨红,大口喝了好几杯茶水才平复下来。

“呼,小郎君果有北伐之志,那当下时局我宋人自救之法还请不吝赐教。”

“谈不上赐教。其实道理很简单,只需文武并重、军队改革、皇帝放权,达到将在外而君不疑,士有功而国立赏即可。”

闻言,张振飞的面色如同石槽上被烤糊了的羊肉一般沉重。

确如杨瑞祥之言,道理非常简单,但是上面任何一条在大宋都难实现。

第一条文武并重,直接就是在否定太祖皇帝重文轻武的国策。

赵匡胤为大宋戴上的这个紧箍咒,大宋自己是不可能摘下来的。

大宋的任何一个赵官家都不敢做出这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张振飞本来就是重文轻武的既得利益者之一,他深知这一条铁律不可撼动,便直接跳过第一条,开始询问第二条。

“敢问强军之策?”

“无外乎‘军、将、械’三个方面。”

张振飞身体前倾,“何为军?”

“所谓军,便是编练新军。大宋国弱而富,不适合全民兵役制,反而适合建立职业军队。

军饷给足,军纪严明,赏罚及时,如岳武穆军。”

张振飞抚掌赞叹,继而问:“何为将?”

“所谓将,便是选晓畅军事者统兵,不拘泥于文人领兵,别再逼迫大宋的将军去写诗词。

统兵之将不能畏敌如虎如刘光世者,不能贪财成性如张俊者,不能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如曲端者。”

张振飞震惊不已,整了整衣衫正襟危坐,“何为械?”

“所谓械,兵法中又称作兵技巧。我喜欢称之为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