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72章 谭意歌(中)

第72章 谭意歌(中)

。她讲述了父亲如何被山匪杀害、母亲如何病逝、自己如何被义父张文旭卖给丁婉卿成为官妓的坎坷经历。她的言语中透露出一丝悲凉与无奈。

刘公静静地听着谭意歌的诉说,心中充满了同情。他注意到谭意歌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这些往事依然在她心中肆虐。他叹了口气,说道:“你的身世确实凄惨,这些经历一定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谭意歌轻轻点了点头,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努力挤出一丝微笑。“没错,这些经历让我学会了坚韧和忍耐。但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我依然坚信,总有一天我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让刘公不禁为之动容。

刘公看着谭意歌,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她的坚强和乐观让他深受感动。他决定帮助这个可怜的女子,于是他问道:“那么,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

谭意歌抬起头,她的眼中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够脱离官妓身份,寻找一个新的生活。”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渴望,仿佛这个目标已经在她心中酝酿已久。

刘公心中五味杂陈。他怜悯这个女孩所经历的苦难,也为她的坚韧和才华所打动。他决定帮助谭意歌摆脱官妓的身份,让她有机会重新开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公亲自过问此事,不断地与各个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让谭意歌早日脱籍。在等待审批的日子里,谭意歌每天都在焦虑和期待中度过。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但是她相信刘公的帮助一定会让她走出困境。

刘公也没有让意歌失望,他不断地为意歌奔波。他与那些官员们耐心地交涉,详细地说明了谭意歌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和支持。他还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脉,与其他有影响力的人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刘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有些官员对他的请求不屑一顾,认为他只是在多管闲事。但是,刘公并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一定能够为谭意歌争取到自由。

终于,在刘公的不懈努力下,谭意歌收到了脱籍成功的通知。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是她多年来的梦想,如今终于实现了。她感激涕零,刘公就像她的救命恩人一般。从此,她不再是官妓之家的女儿,而是一个自由的女子。

谭意歌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自由,完全是因为刘公的帮助。她决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刘公的恩情。谭意歌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她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与她共度风雨的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她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会充满挑战和机遇,但是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新的生活。

在河南汝州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张正字的少年。这位翩翩少年自幼就展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天赋,他对于文字的敏感和热衷,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年仅十九岁的他,早已沉浸在四书五经之中,对于科举考试有着无比的向往。

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有张正字的窗前依旧明亮。他坐在桌前,手中捧着书本,口中默念着古人的诗句,时而高声朗读,时而低声吟咏。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仿佛为寂静的村庄注入了一丝活力。在他的眼中,这些文字并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扇通向知识宝藏的大门。他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堂为官,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然而,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生活十分拮据。为了支持他读书,他的父母省吃俭用,甚至不惜卖掉家中的田地。面对家人的付出和牺牲,张正字深感愧疚。他知道,只有努力学习,取得功名,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他更加刻苦地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

在科举考试中,张正字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他的文章思路清晰,文笔流畅,令考官们赞叹不已。他顺利地通过了乡试和会试,成为了一名举人。然而,在接下来的殿试中,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次的考题十分刁钻,张正字一时之间竟有些无从下手。他深知,这是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不能在殿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自己多年的努力就将付诸东流。

就在他焦虑不安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一直是他的精神支柱,她在艰苦的生活中始终支持着他,鼓励他努力学习。他想到了母亲那温柔的笑容和坚定的眼神,心中顿时充满了力量。他深吸一口气,冷静地分析了考题,然后提起笔,开始了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