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抗战之战地记者 > 第377章 你明白了吗

第377章 你明白了吗

在这个没有统一高考的年代,各个大学的自主招生时间都是不同的,例如民国三十年的中央大学,考试时间是在七月的六到八号,而南开大学的时间则是在七月的中下旬。秒漳劫暁说惘 哽辛醉筷

所以,在民国时期的考生们,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只能同时报考很多所大学,然后,按照各个学校的考试时间一个接一个地参加考试。

但是这样以来操作,虽然增加了录取的成功率,但是也增加了费用,除了要交好几个学校的报名费之外,还要在交通工具和旅社上花很多钱。

而且很多考生报名学校的时候,那些学校很可能并不在一个城市,有很多考生刚在上海考完,又马不停蹄地坐火车到北京参加入学考试,到了晚上肯定还要花钱借宿,开销颇多。

这就是在这个年代想要上学读书所需要的隐形费用,这些花费单拎一项出来,似乎并不是太高的费用,但是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就很高了。

最关键的是,这其中的大头费用还没有算在里面,那就是学费。

在北洋政府时期,如果你被北京大学录取,那么,一年学费就要缴六十块大洋。

如果你被清华大学录取,那么,一年就要缴四十块大洋。微趣晓税徃 首发

再看当时的私立学校,包括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这些学校,因为,没有政府的补贴,所以,学费比公立学校要高得多

大约在民国初年左右,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每年的学费都是一百块大洋,而同济大学的学费竟是他们的两倍。

而在民国时期,普通百姓的收入,其实,真的非常有限,平日里攒不下几个钱,剩下的钱还要处理人情世故,包括:看病、走亲戚、买旧衣服、随份子等等。

要是再赶上了什么自然灾害、收成差等问题,温饱不仅得不到保障,还要欠上一屁股债。所以,以这样的生活水平,供孩子念高中都成问题,更别说是上大学了。

有些穷困人家的孩子在艰难的条件下,进入了大学的学堂,可是,最终还是会因为交不起来年的学费而被迫退学。

当然,也不是说麻雀窝里就飞不出金凤凰,就算是家境贫困,孩子也还是会有出路的。

在民国时期,大多数普通家庭里的孩子,会选择进入师范类的院校,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等各省的省立师范学校,因为,这些学校大都不收学费。*珊¢叭/墈¢书,惘+ ′勉·沸/岳`独?

因为,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要发展新教育就必须先重视师资的培训。

所以,优先发展各类师范教育,在当时更是成为“新政”时期教育政策调整的侧重点。

这样的学校不但免学费,还有很多师范院校甚至还为学生提供免费的食宿条件。

这其中,就连我们的伟人当年在长沙报考大学时,也是因为家境的限制,所以才报考了学杂费全免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要说民国所有高校当中学费最昂贵的,那非教会学校和医科大学这两种类型莫属了,不仅学费高,收费项目还很多。

就拿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学来说,按照分类来看它是一所教会学校。它每学年的学费竟高达两百块大洋,这还没完,还要交收取书籍费、校服费,学生去实验室做试验的试验费、去图书馆查阅图书的借阅费......这些费用类类种种加起来也要好几十块大洋。

当然,教会学校虽然收费昂贵,但是,教学质量也是没得挑,不管是住宿条件还是校园环境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因此,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俗语真是一点错都没有,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有他们对应学费层次的大学,学生们会得到优质而安逸的教学环境。

与此同时,贫困一点的家庭也能上得起师范类的大学,照样能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但是虽然师范类的学校能帮助很多的贫穷孩子也进入大学的校园而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

可是绝大部分穷人家的孩子还是不会选择读书这条路,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

读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虽然念师范类的学校可以免费,但是时间成本却是必须要付出的。

而在你没有大学毕业之前,你的家庭将会对你造成很大的影响。

虽然你念书不会给家里造成额外负担,但是同时你也没有给家里产生实际收益。

所以在现在这个年代,如果家里一直都是农民工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