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第541章 河北省唐山市非遗-迁安手工造纸、吴家蓝坨瓦盆、棋子烧饼

第541章 河北省唐山市非遗-迁安手工造纸、吴家蓝坨瓦盆、棋子烧饼

流行与唐山的交通地位密不可分。丰润城关地处“京东大御路”要冲,是关外客商进京的必经之地。为满足长途旅行需求,当地饭馆将烧饼改良为“棋子”大小,便于携带。清末,九美斋饭店老板赵东富派厨师赴丰润“偷师”,将技艺带回唐山市区,并加入火腿、腊肠等馅料,推出“什锦棋子烧饼”,成为商贾馈赠亲友的佳品。1960年,周恩来总理出访波兰时,曾指定唐山棋子烧饼为国礼,使其美名远扬。

非遗传承的产业化之路

2019年,棋子烧饼制作技艺入选唐山市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非遗传承人谷小光在丰润老城开设非遗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亲手制作烧饼,感受“包馅、封口、擀形、撒芝麻”的全过程。企业还推出低糖、素食等健康版本,并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在电商平台,一盒8枚的棋子烧饼售价38元,月销超万单,成为唐山美食的“网红名片”。

四、非遗共生的唐山经验

迁安手工造纸、吴家兰坨瓦盆、棋子烧饼的传承,折射出唐山非遗保护的三大路径:

1. 技艺与科技的融合:迁安桑皮纸企业引入标准化生产流程,同时保留古法核心工艺,实现“传统不守旧”;

2. 生活与艺术的对话:瓦盆从日用品转型为文创产品,棋子烧饼从地方小吃升级为国礼,证明非遗需“活在当下”;

3. 政府与市场的协同:迁纸文化艺术产业园、非遗体验馆等平台,通过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构建“生产-展示-销售”闭环。

在唐山,非遗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流淌在生活里的文化基因。当桑皮纸上的墨香与瓦盆中的泥土气息交织,当棋子烧饼的酥脆声在街头巷尾回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座城市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这种守护,让唐山非遗在工业化浪潮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文明赓续的生动注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