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第605章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非遗-古籍修复、花枝俏叶雕、滏阳河灯

第605章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非遗-古籍修复、花枝俏叶雕、滏阳河灯

巡河、放灯、谢神”四步。

启灯时,长者以柳枝蘸河水点灯,口中念诵“一灯照河,百病消磨”;巡河环节,舞龙队沿河岸表演,鼓乐震天;放灯时刻,村民将河灯依次放入水中,灯随水流蜿蜒前行,宛如“银河落人间”。

2023年,放灯活动吸引超5万名游客,河灯绵延3公里,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传承现状与生态转型

为保护滏阳河生态,传承人创新采用led电子河灯,内置太阳能板,可重复使用。

同时,开发“河灯ar体验”项目,游客通过手机扫描实体河灯,即可观看虚拟祭祀场景与历史故事。

2024年,张庄桥村举办“首届国际河灯文化节”,邀请日本“神户灯会”、越南“下龙湾灯节”代表共话河灯文化,推动非遗从“地域符号”升级为“世界语言”。

这种“民俗+科技+国际”模式,让滏阳河灯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结语:非遗星河的当代航程

邯山区的古籍修复、叶雕艺术、河灯文化,如同三颗璀璨的星辰,共同照亮了传统文化的天空。古籍修复以匠心守护文明基因,叶雕艺术以创新激活自然之美,河灯文化以信仰凝聚社区认同。这些非遗项目既非“博物馆的标本”,亦非“商业化的噱头”,而是以“活态传承”为内核,在科技赋能、跨界融合、国际对话中焕发新生。正如叶雕传承人李晓芳所言:“一片叶子能刻下千年,一盏河灯可照亮未来。”邯山区的非遗传承,正是对这一信念的生动实践——让古老技艺成为当代生活的“文化基因”,在创新中延续,在共享中传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