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赵英(二)
暴雨骤降,冲刷了乌阳山的烟雾,洗净了北柴发上的黑墨。
一席银发入眼,天下皆知北柴。
身前,赵英双膝跪着,上半身伏在地上,额头抵着石头。朱雀踏焰刀搁在一旁,在雨水中散发出清冷光泽。
“赵英有眼无珠!请公主和北柴先生恕罪!”
姬蓉朝北柴递了个眼色,这人跪的是她,应当由她来扶。
於是,北柴两手将她扶起,诚心道:
“侠士请起。”
赵英比寻常女子更高,笔挺站起时,超出北柴一整个头。但她恭恭敬敬地垂着头,脊背微拱,是真心敬重眼前这个骨架比她小两圈的人。
北柴看出她的诚心,便道:
“侠士既然有心,可愿意追随公主,成就一番事业?”
赵英却迟疑了:“恕在下直言,在下本是罪臣之后,公主又效命於朝廷,一白一黑,一正一反,最后怕是同途殊归。何况,公主在皇室备受猜疑,惨遭算计,光是我听到的,就已经在牢狱中七进七出。此次远调西部,实则流放,竟还对朝廷忠心耿耿,如此愚忠,赵英不敢苟同。”
赵家之祸,本就源於皇帝。看到姬蓉鞠躬尽瘁却落一个流放的下场,更加痛心。
北柴默不作声,与姬蓉对视一眼,定定道:
“若我说,我们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王朝呢?”
雨后初霁,一轮彩虹挂在山谷之巅,照亮属於女子的前程。
-------------------------------------
赵英解散山寨,率领寨中九百人归顺姬蓉,纳入宏城军队编制,每日一同训练。
赵英则因为武艺高强,得了一个先锋副将的军衔,与箭士姜兰平起平坐。
如北柴所说,建立军队,招兵买马是第一步。接下来,她们利用殷娘给的那笔军饷,暗中招募士兵。
边塞动乱,又时逢天灾,许多人无家可归。加上姬蓉英名在外,投军的人纷纷多了起来。
“这么一来,有个隐患。”
这天夜里,姬蓉深思。
北柴正在拨灯芯,灯光亮了一些,在银白的发丝铺上鹅黄。
“怎么了?”
姬蓉道出自己的担忧:“八川大陆,六国群立,若我们揭竿起兵,他国难免趁虚而入,彼时内忧外患,恐难成事。”
这一点,北柴早有对策:
“珩域那边,倒不必担心。我父亲性格中庸,生平只想苟活到寿终正寝,绝不会发动战乱。”
姬蓉又道:“那,蛮荒那边呢?蛮荒地处北方,与容国接壤最多。我们跟北地王结盟,势必从北南下。彼时大军离城,岂不给蛮荒国腾了地方?”
北柴开解道:“这个简单。你花重金向珩域买马。珩域不产战马,但你开的价码比市面更高,他们便会去蛮荒入货。蛮荒见珩域买了那么多战马,势必以为其有所动作。即便他想南下,攻打容国,但西方的珩域国虎视眈眈,他也不敢妄动。”
此番计谋,既得了汗血宝马,又利用珩域牵制了蛮荒,两全其美。
姬蓉激动地跳了起来,跑去拉住她的手:
“北柴!还是你厉害!”
她的掌心滚热,烫得北柴缩手:“说话就说话,动手动脚的。”
姬蓉心尖一跳,朝帐外瞄了眼,低声道:“又没人,这有什么的?”
北柴瞄了眼桌案上的烛台:“有光,便有影子。你的影子全投在帐篷上了,还不知羞。”
姬蓉行军多日,哪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每次都要这样戏弄一番,要是在北柴那张波澜不惊的面上看到一点点红晕,便就赚了。
嗖!
一记掌风过去,烛火全灭。
昏暗的帐内,姬蓉打横抱起北柴。怀里的人轻盈柔软,纵然孤傲,却也对这不讲道理的某人白斑宠溺。一手揽着她的后颈,一手捧着她的脸,缓缓吻上薄唇。
-------------------------------------
两月过去,从珩域购买的战马悉数归队,在姬蓉的带领下日夜操练。
按照计划,她们将与北地王会师昌都,一举南下。
昌都离宏城尚远,要想大军过境,需经过两处隘口——陈象关丶漠谷。
镇守陈象关的将领是老熟人:宋承恩。
去年围守边塞,一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