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问题的话,现在就可以回去辽国了!”
赵佶犹豫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这等大快人心的事情,在大宋的历史上可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也难怪赵佶会如此了。
辽国的使节此刻已经完全的呆滞了,甚至就连殿前司的人进来将他拖出去,他都是没有一丁点的反应。可以想象,这位辽国的使节在回归辽国之后,遭受到的待遇肯定不会有多么好的,说不得还要受到一些特殊的‘招待’,只是这些事情却是跟大宋没有什么关系了。
自然,有赞成这件事情的,也会有反对这件事情的,只不过这件事情发生的太快,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时间,然后在这些人开口之前,辽国的使节就已经被拖出去了。
兵部尚书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上前一步,走出了朝班,朝着赵佶深施一礼之后,就准备劝阻赵佶。刀兵这种事情从来都不是好动的,倒也不能说兵部尚书的想法有什么错。
不过在兵部尚书开口之前,赵佶已经注意到了他,因此抢先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这件事情朕已经跟在曾卿家商议过了,所以你们也就不用再多说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解决了西夏的战事,对此,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这……”兵部尚书已经走出了朝廷,听到赵佶的这番话却是不好再开口了,可是走都已经走出来了,不说话也是不行,兵部尚书侧了下头,本来是想着给自己身边的人递个眼色,让他们帮自己解围,不过却是看见了躲在一边的高俅,当即就有了主意,“启禀皇上!臣以为,西夏之事,不妨以开封府高大人为监军,主持西北的战事,想来以高大人的能力,这件事情是必然万无一失的!”
兵部尚书的这番话,自然是给自己解了围了。当然也不会有人说他的话是胡言乱语,毕竟高俅曾经就当过‘监军’,并且还成功让吐蕃的诸多部族内附,这样的功劳,根本就容不得别人反驳。
折彦质已经回了府州,至于说他现在到了哪里,高俅并不清楚。再考虑到从东京汴梁到府州可能行走的道路有好几种,高俅也就没有费那个力气写信通知折彦质了,因为按着高俅的估计,大概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去那边找他了。
回到自己的府上,高俅想了很久。曾布的行为或许有些‘不地道’,可是却也没有错,就算是苏轼在这里的话,估计也有很大的可能会同意曾布的这个提议。而高俅在冷静下来之后,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其实对于大宋并没有什么损害。
至于说为什么在自己的身份上去想的时候不能接受,高俅觉得可能是上辈子看《杨家将》什么的看多了,所以在潜意识里更加同情这些将门,因此才会很难接受这个计划。不过不管如何,这个计划高俅是无法反对的了,所以如何想其实也就不重要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连续的发展下来了,女真人的使节在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便离开了东京汴梁。当然了,这种事情是不会留下确凿的文书给人以口实的,不过具体是以什么作为约定,因为高俅自己并没有参与进这件事情之中,所以知道的也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赵佶等人处理女真人的事情还是比较迅速的,从女真人上殿觐见的那天算起,也不过就是一日一夜的功夫,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女真人的使节就已经离开了东京汴梁,启程回去了。
为什么赵佶和曾布他们会这样的急切,高俅也考虑过,估计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辽国的使节还在这里,他们担心被辽国的使节看出些什么来,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效率。不然的话,按着往常赵佶做事的情况来看,估计等到下个月能决定出来就已经很是不错了。
当然了,女真人的使节离开了,赵佶这边再拖着不理睬辽国的使节就有些不大合适了。因此在女真人的使节离开的当天,就在下午,赵佶便接见了辽国的使节。
因为这一天距离上次朝会才刚刚过去两天,因此还不到朝会的时候,所以高俅是没有机会正大光明的跟着进去了。不过就暗谍的人探听到的消息来看,辽国多的使节还真的是为了西夏的事情而来,当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得到赵佶的好脸色的。
要是在以前的话,辽国的使节前来,赵佶就算是心里面如何的不满,却也不好太过失礼,更不敢如此的不将辽国的使节不当回事,毕竟辽国的国力着实是强大。不过现在东京汴梁附近的禁军改革,着实是给了赵佶不小的信心,因此对于辽国也就没有那么的惧怕了。再加上跟女真人的约定,赵佶就更加的不拿辽国的使节当回事儿了。
同样的,若是往常的时候,辽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