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若是遇到这种情况,说不得就是愤而离席,直接回返辽国去了,接着就是辽国震怒,发兵攻打大宋。可是这一次的情况却是不同,大宋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上来就将辽国的使节给震慑住了,如果一来,他们想要做什么决定也是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高俅无法插手女真人使节的事情,此时心中正是烦闷,不过在得知了辽国的使节遭遇到的情况之后,却是十分的舒爽,毕竟辽国的使节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看见他们倒霉,总归不是一件坏事。
不过高俅的‘快乐时光’注定是短暂的,虽然说赵佶已经不再像以前一向将辽国的使节当回事儿了,可是毕竟辽国还没有灭亡,不管怎么想,现在的赵佶还是不能完全无视辽国的存在的。因此又拖了两天之后,终于到了再一次的朝会。
这一天,高俅起了个大早,赶在群臣到大殿之前就已经来到这里等着了。若是在以前的时候,高俅说不得要好好的在家里面偷懒,根本就不可能会参加这种活动的。不过今天却是不同,如果高俅没有猜错的话,很多事情就会在今天定下来了。
“呦!这可是稀奇啊!高大人今天怎么又心情来参加朝会呢?难不成今天的太阳,要从西边升起来了不成?稀奇!真是稀奇啊!”
说话的人是侯蒙,进了大殿之后,看见了斜靠在门边的高俅,忍不住开口,笑着说了几句。
侯蒙这个人,现在的官位是户部尚书,可高俅其实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因为他以前的经历实在是没有什么闪光的地方。不过值得一说的是,这个人最早的时候在外为官,入朝之后当先进的就是监察御史,后来再进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去年才升任户部尚书。
高俅跟侯蒙之间其实是没有什么来往的,真要说有什么的交集的话,估计也就是吐蕃部族迁移的事情了,毕竟这件事情跟吏部的关系还是比较大的。而此时侯蒙说话显得有些尖酸、刻薄,高俅也并没有往心里面去,毕竟这个人以前就是干的监察、弹劾一类的事情,说话难免会比较刻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侯蒙说的也都是实话,不管是三年前的高俅也好,如今的高俅也罢,基本上都是一样惫懒,遇到了上朝的时候,基本上是能够不来就不来,今天出现,也确实是一桩‘稀奇’的事情。
“侯大人!不要玩笑了,诸位同僚现在可都差不多到了,一会皇上到来,您还在这里跟我闲聊,可是有些不大妥当吧?”
虽然不嫉恨侯蒙,可是就这样让人家说自己,高俅也是没有那么客气的,开口便转移了话题,顺带着还‘提醒’了一下侯蒙。
有了高俅的这一番‘提醒’,侯蒙也是不敢再多废话了,赶紧向前走去,找自己的位置去了。
又等了一会儿,朝臣已经进来的差不多了,紧赵佶登基坐殿,开始今天的朝会。当然眼下重要的事情不是没有,可是却都不好拿出来说,因此就只能是商量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了。等着消磨了一段时光之后,高俅已经快要不耐烦了,辽国的使节也被带到了大殿上来。
“嗯!好了,大家商量一下吧,这辽国的使节,到底该如何的处置啊?”
赵佶看也不看大殿之中的辽国使节,直接开口询问起大殿之上的群臣来,不过这言谈举止之间,却好像是将辽国的使节当成了犯人一般,这可是让辽国的使节有些不高兴了。
“大宋皇帝!您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乃是大辽的使节,又不是你宋国的罪犯,因何要用上‘处置’二字?”辽国的使节眉毛已经拧在了一块儿,反驳了赵佶的话语之后,紧跟着又说到:“我们此次出使你们宋国,为的乃是劝说你们跟西夏罢兵言和,本来是利国利民的提议,为何您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呢?难道说,您根本不将您将士的性命当回事儿吗?!”
“兀那贼子!好一口的伶牙俐齿!我大宋跟西夏的战事,本来就跟你们辽国无关,如何轮得到你们来指手画脚?更不要说,现在是我大宋占据了上风,所谓的罢兵言和,其实说到底就是对西夏国有利而已,对我大宋,有何好处可言?尔等竟然还有脸面再次胡言乱语,真真的欺人太甚!”
侯蒙是御史出身,本来就是性情火爆之人,之前的时候是没有遇到值得发作的事情,此次却是听见了辽国使节的言辞,立刻就忍耐不住了,开口就驳斥起辽国的使节来。
“哼!是不是欺人太甚,这点用不着你这个老匹夫来评论!倒是想问问宋国的皇帝,这样重大的事情,为什么您不开口,反而放任自己的臣属如此的侮辱外邦的使节呢?难道说,你们宋国已经等不及要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