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予我姝色 > 曾懿

曾懿

右皆为店铺往来之人络绎不绝。虽租金颇高,但若书坊兴盛,此些银钱自可赚回。寻得地方后,便是筹备书籍印刷。四处访寻那技艺精湛工匠欲求那印刷良品,亦精心挑选纸张,只求那洁白细腻质地优良之纸张以使书籍之质感上乘。书坊之名我亦费思量,嫂嫂道:“此名当简洁而有韵味,能让人一听便铭记于心。”我思索多日,最终定为“白鹿书坊”。白鹿乃祥瑞之兽,寓意吉祥与美好,亦含我之名于其中。筹备之事繁琐覆杂,每日早出晚归忙碌于诸多事务之间,时而与工匠商议排版之事时而与那纸商商讨价格,虽身心俱疲但心中满是希望亦不觉得辛苦。

待一切筹备就绪,书坊便正式开业。开业之日心中忐忑,犹如那初出巢穴雏鸟,嫂嫂于旁鼓励道:“雪鹿莫怕,此乃妳之心血,定能大放异彩。”初时顾客寥寥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但并未气馁,与嫂嫂商议当广而告之,遂在那书坊门前,设立展板展示示书之引人片段。渐渐地顾客多了起来,有人被传闻所吸引有人被那示板文字所打动,众人踏入书坊,翻阅我之游记皆赞不绝口,或言文辞优美如在眼前或言描绘生动若临其境。随着顾客增多书坊名声亦渐渐传开,文人雅士常来此聚会谈诗论文,亦有那商旅之人购书以作旅途消遣,书坊贸易日益兴盛,游记所绘动人心目。一日有一女童随其母前来,那女童不过七八岁模样,然双目灵动透着聪慧。其母言女童自幼喜爱诗词常有所作,我闻之心中好奇,遂请女童展示诗词,女童落落大方执笔写来,其诗词虽显稚嫩,然字里行间自有一番灵动韵味,我大喜,当下决定将女童诗词印制成书,此为书坊所印女子作品之始。而后又有一女子前来,此女子身着素衣气质淡雅,她带来一部话本乃其多年心血所着,话本之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或写那深闺女子奋勇报国或写那江湖女子快意恩仇。翻阅良久为其才华所折服,遂将此话本精心排版印刷发行,此书一经推出,大受读者喜爱,众人皆赞女子笔力。书坊之名日益远扬,越来越多的女子作品汇聚于此,书坊之中女子作品琳琅满目,有写那山水田园之美景者清新自然,如那山间之清风拂面而来,有写那历史传奇之演绎者气势恢宏,如那奔腾之江水一泻千里,有写那雨情雨物之情感者细腻真挚,如那温暖之炉火暖人心扉。奈何这世间之事,岂会尽如人意?书坊竟有被查被封之时。那官府之人,或因小人之谗言或因官场之覆杂,竟将目光投向我之书坊。每遇此等事,心中虽有愤懑却也知晓不可强争。于是,书坊被查被封之际我便索性外出游行,这天地广阔有万千景象待我去赏,有诸般纷情诸态待我去记。行于市井之中有那贩女走卒于困苦之中寻得一丝生活之乐。至那繁华街巷,有那达官贵人锦衣玉食前呼后拥,他们或于那高堂之上饮酒作乐,或于那园林之中赏景吟诗。然,亦可见他们背后之勾心斗角,争名夺利之态令人唏嘘。于那乡间田野,见那农家姊妹辛勤耕耘,春种秋收顺应天时。一路游行一路记录,将那所见之人间百态皆融入笔端,或写成那短小随笔或绘成那生动画卷,行囊之中渐渐装满了一路收获。游玩归来,寻出那印刷之工具,虽不甚精巧但亦堪用,便携着这些工具上门寻户为众女子印书。

二十年间,我过得可谓欢畅,在这忙碌游录与充实出书之中寻得人生之乐。

嫂嫂曾懿,于这期间也出了自己之第一本书,名唤《医学集》。此乃嫂嫂心血凝结,书中所载皆为她多年研习医学心得与经验,书成之日众人皆赞言此书于医道大有裨益,嫂嫂心中念及故人,特意命人将一本《医学集》送回故乡。我知晓此乃嫂嫂多年之夙愿,她曾言此是她对故人之承诺,虽离家多年,然挂念之情时时常有。见嫂嫂此举心中亦感其深情。嫂嫂忽闻兄长需回往东南为官,知朝廷怕是无人可依,意欲随行官徒,便将她之诗词集尽数托付于我,我双手接过那诗词集,望着嫂嫂,眼中泪光闪烁哽咽道:“嫂嫂,此去务必保重,万望平安归来,来日我再为嫂嫂印书…”嫂嫂微微一笑,笑容之中虽有不舍却亦透着坚定,她道:“雪鹿,此去或有诸多艰险,然有些事不得不为。这些诗词集托付于妳,我甚放心…”我望着嫂嫂心中思绪万千,曾懿这个名字于我而言,早已不是兄长之妻,而是我之知己良师。三十载中,她的关爱使我从懵懂少女成长为顶天立地之女,她的智慧勇气皆深深影响着我。

次年,书坊得开,正于忙碌之际忽得嫂嫂曾懿来信,展信而观嫂嫂之愤懑期许跃然纸上,信中嫂嫂控诉清政府对女子之种种压迫,字字句句皆含深情悲怆。又得《女学篇》初稿,捧于手中如捧珍宝,细览其稿,嫂嫂用心良苦尽显。此稿涵盖诸多方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