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备倭不知要花费钱粮几多。
就连陆羽这样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感觉直不起腰来,丧气无比。
既然说到备倭,马主薄也站了起来:“县尊,为了备倭一事,上面也让我们出动壮班前往通州狼山,受狼山总兵一体治辖。”
俞敬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这些年东南年年闹倭寇,但倭寇一般都是在苏松一代抢掠,淮州地处大江,沿岸都是下操江的管辖范围,一般倭人是闹不到这里的。
可没想到,自己前人那杨廷选呆在海陵,啥糟心事也没有,开开心心升官走人了。
自己却刚刚上任就遇到这种破事。
想了想,俞敬道:“既是户部札付那自然不能耽搁!”
他左右看了看,对马主薄道:“主簿掌管本县团练、捕盗,那就劳烦老兄走一趟狼山吧!”
马主薄笑着起身道:“那是自然。”
说罢,俞敬又看向陆羽:“县丞管粮,常平仓的事情,你马上去办,办完后,速速押送粮草前去湖州交割,不可耽误。”
陆羽这官瘾还没过,自然不愿出去奔波,但俞敬已经发话,他当然不敢违逆,于是懒洋洋拱了拱手:“知道了。”
俞敬瞥了一眼陆羽,转过头来,对着堂下,因为这消息而议论纷纷的人群道:“都吵什么?倭人又不会离开大江,走这么远抢我们海陵,这段时间都给我实心用事,勿要怠慢。”
众人一想,还真是,海陵隔着大江还有泰兴呢,再说了,倭寇就算来了,抢他们海陵作甚?旁边的扬州、泰州不是更加富庶?
想到这,众人心里松了口气。
俞敬见公务处理的差不多了,于是道:“本官午堂还要县试面复,就散了吧!”
【很多人从官职名称等等细节早就便知道,这大梁其实是以明朝中后期为模版架空的王朝。
可能有些人不解,为什么你不直接写明朝?
呃,因为真实朝代,那有县试之后就童生的?
因为行文逻辑和结构、节奏等问题,架空是最好的选择。
里面有很多社会风俗和制度都是参考明朝,也有些部分是为了剧情,将清朝的东西掺杂了进来,比如试帖诗。
这两天一直有朋友催更,我年纪大了,能力有限,只能多更一章,聊表心意。
所以说要给我五星好评的友友请出列!
让我每天更200章的友友,¥%……*
害怕我因为读的人少,提桶跑路的友友不用担心,这本书已经卖了有声版权,应该不会中途而废!除非成绩实在提不上手。
所以,没有五星好评的友友们,这本书写多久,就看你们了!
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