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早衙
面复安排在午后,但县衙每日处理的事务有很多,所以今日刚刚卯时,衙门里便站满了人。`s·h`u*w-u-k+a*n¢.`c?o?m!
大梁的各级衙门,除了法定假日和皇帝登基、寿诞、丧葬的其余时间,地方官每日清晨便要开始办公,日暮时方才散衙。
早上六点一到,吏典、隶兵以及各种杂役便在承发房画押签到。
所以才称之为“点卯”。
除了点卯,还有“画酉”,下午6点散衙,吏员们还要去承发房打卡,且这年月可没有什么单双休一说。
这么看,好像在这年月做牛马,也不得劲啊。
县官每日升堂分为早衙、午衙和晚衙,早衙一般是上午六点到八点,这功夫粮里长各照都图,依次站在院中两边的廊下次第升堂,作揖后听县令的派遣,然后放出。
但今天一大早,情况却有了变化。
随着正式升堂的云板声响起,在海陵县上班的公务员们,加起来两百多号人齐齐按照班次站在院中。
俞敬早就坐在堂上,看着堂下闹哄哄的一片,眼里那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只觉有趣,就连坐在椅子上的屁股,也磨蹭了两下,过了好一会儿瘾头这才满意道:“升早堂。”
他的话音刚落,承发房的赵承发走出班来,转身朝院中大声道:“阴阳报时。”
阴阳官出列:“今日早衙时辰卯时一刻。o>微*,趣¢小??¥说} ?·¨无μ/错±?<内@>%容=”
说罢,他又重新退回班去。
赵承发又喊道:“三班报各城门,衙署门,关厢街市门形状。”
这时,前日刚通过陆羽推荐的,那名叫萧安怡出列,用“女声”道:“迎春们、济川门、通淮门、迎恩门按时开启关闭,各门值夜,快班两人,壮班两人。”
“五巷、十胜街、招贤寺、凤凰墩……,各厢更夫一人,昨夜无失火、夜盗、怪异等情。”
往日里,负责汇报昨夜情状的都是三班班头,众人却没想到,今日汇报人竟变成了衙门的新面孔,他们口中的“二椅子”萧某人。
一时间堂下议论纷纷,有说笑的,有眉飞色舞的,有斜睇着陆羽脸上意味不明的。
堂下哄闹,负责讲述的萧安怡顿时成了众目睽睽下的熟虾,只见他脸涨得通红,就连说话声音都颤抖了。
但坐在俞敬左手边县丞位置上的陆羽却似乎很享受这情形,嘴角微微含笑,带着一丝鼓励的目光,温情脉脉地看向萧安怡。
俞敬脸上没有表情,只安静去听。
待那萧安怡结结巴巴交待完,他这才看向赵承发,赵承发轻咳一声道:“肃静。”
周围的议论声顿时小了下来。
最后,又由赵承发宣布了今日点卯、请假的情况,早衙这才正式开始。_h*o?n`g\t\e·x?s~..c~o~m/
俞敬轻咳一声:“今日早堂,有何要事?”
他的话刚刚说完,陆羽便坐在位置上朝堂上俞敬拱手道:“大人,昨日下晌接到府衙传牌,说是户部下了札付到了南都,让南都调粮十七万石前往浙江备倭,且需在三月初九之前于湖州交付。县中马上就到青黄之季,存粮不多,请开常平仓发运。”
古代的文书分作三种,一种是上行文书,也就是下级衙门给上级衙门的文件,这一般叫“呈”、“详”或“禀”。
还有一种是下行文书,六部往地方布政司传递的文书叫“札付”,上级衙门往下级衙门传递信息的叫“牌”。
特定事务需要请示上级的,比如科举、祭祀这类的文书,叫“贴”。
还有平行衙门之间的文书,那叫“关”或者“咨”。
刚刚陆羽的意思就是说,府衙下了文书,说礼部交代南都调运粮食前往湖州交付。
而常平仓一般是各地用来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平抑粮价的储备粮所在。
储备粮本就是为了平抑粮食价格用的,那是最关键的时候才能开仓的救命粮,可户部却为了备倭,竟然调运储备粮。这说明事态已经很紧急了。
俞敬皱眉道:“浙江那边最近倭寇又有动静了?”
说到这,陆羽也叹了口气:“前些日子,倭寇一股攻破福州,据线报说,这些倭寇很可能北上抢掠浙江沿海,朝廷已严令浙江、南直、山东沿海墩堡戒警。淮扬海防道的备倭船昨日还从盐运河东去了。”
说到倭乱,这也是大梁朝的痼疾了,从太祖年间便一直闹挺个不休,至今依然荼毒东南,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