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 > 第490章 民生(四)

第490章 民生(四)

着,忽然对着碧珠笑起来:“你看,是杨峰的信!他说在岛上一切都好,让咱们别挂念。现在被派了重任,暂时来不了香港,还特意叮嘱我照看好你们母子,还有那些故旧的家眷,你快瞧瞧。”

这话一出口,碧珠和李振北的妻子立刻围了过来,几人凑在一起把信读了又读。李振北的妻子双手合十,不住念叨:“杨长官吉人天相,没事就好,真是阿弥陀佛!”

碧珠指尖抚过杨峰熟悉的字迹,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她颤抖着把信读了两遍,才哽咽着说:“这就好,这就好……”

江婉如转头看向凑过来的宁小青、宁小红,笑着打趣:“你们两个丫头,就知道你们也惦记着。你们杨长官心里可装着你们呢,还特意嘱咐我,要给小青寻个合适的人家嫁了。”

宁小青脸“唰”地红透了,跺着脚嗔道:“大少奶奶!我才不想这么早嫁人呢!”说罢笑着跑开了,耳根却红得厉害,心里头暖烘烘的。一旁的宁小红眨着大眼睛,惋惜道:“杨长官来不了香港呀?我还想着请他吃饭呢,您发我的薪水我都攒着呢!”

江婉如笑着拍拍她的头:“那就好好攒着,总会有机会的。”

屋里一片欢声笑语,消息传到涂红霞、铁柱等人耳中,大家悬着的心也都落了地。涂红霞故意撅着嘴,佯装生气:“他居然不让我去岛上护着他,真是可恶!”话虽这么说,转身走开时,嘴角却忍不住向上扬着,藏不住的笑意早把那点“怨气”出卖了。

金秋时节,农场的稻浪翻涌如金。新稻脱粒时,老农们围在磅秤旁瞠目结舌——每亩增产竟超百斤!热气腾腾的白米饭端上桌,杨峰舀起一勺,米粒颗颗油亮,入口带着自然的清甜。郭勋祺捧着海碗,连扒三大口也顾不上配菜,含糊着赞叹:“这米,比我当年在南京吃的贡米还香!”

五百斤新米分装成箱,送往台北的官邸。蒋先生尝过一口,便将瓷碗重重搁在案上:“建丰,这杨峰是栋梁之材。”他转头望向儿子,目光灼灼,“往后要多与他结交。辞修虽忠心,可终究是你上位的绊脚石。你得有自己的班底,杨峰这样既有本事又无根基的,正是该拉拢的人。”

蒋建丰垂手肃立,神色恭谨:“父亲,扬峰住的那宅子原是日据时期总督府要员的居所,修缮一新后赠与杨峰,如今他已携眷入住。”他目光微闪,“以他的机敏,应当明白这份厚赐背后的深意。”

蒋先生摘下老花镜,指尖轻叩桌面:“做得不错。既要在生活上厚待,也要派人盯着——他平日里都与何人往来?”

“儿子已吩咐保密局暗中留意。”蒋经国上前半步,压低声音,“除了处理农场事务、与郭勋祺那几位老将商议农事,并无异常动向。他夫人远在美国,身边只有新纳的姨太太操持内宅,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蒋先生望向窗外阴云密布的天空,神色凝重:“美国人已经介入朝鲜战事,金日成的军队虽猛,但山姆大叔的枪炮也不是吃素的。”他握紧扶手,“若局势持续升温,第三次世界大战绝非空谈。我们必须厉兵秣马,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反攻大陆!”说到此处,他转头看向儿子,“杨峰的农场是岛上民生根基,你多上上心。”

“儿子打算近日便去视察,若有难处,定当全力解决。”

蒋先生疲惫地挥了挥手:“你先去吧。局势瞬息万变,不可有丝毫懈怠。”待房门合上,他独自凝视墙上的中国地图,食指重重划过海峡对岸,久久未动。

杨小虎推门而入。屋内暖黄的灯光下,杨峰正伏案疾书,宣纸上墨迹未干,密密麻麻写满了农场扩建规划与发展纲要。听见脚步声,杨峰搁下笔,抬眸问道:\"出什么事了?\"

杨小虎快步上前,压低嗓音:\"长官,最近宅子外头总晃悠着几个生面孔。鬼鬼祟祟盯着咱们,眼神阴鸷得很。要不要我带兄弟们把人扣下,审一审?\"

杨峰立刻抬手制止:\"万万不可。\"他指尖摩挲着钢笔,眼底闪过一丝了然,\"我心里有数,就让他们盯着。咱们行得端坐得正,不必自乱阵脚。\"

杨小虎目光一凛:\"是保密局的人?\"

\"八九不离十。\"杨峰靠回椅背,神色平静中带着几分无奈,\"非嫡系出身,他们向来是既要用又要防。这手段,从大陆跟到岛上,早该习惯了。\"他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声音里裹着一层薄雾般的怅惘。事实上,自从蒋大公子赠房那日起,他便清楚自己处境微妙,却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专心谋划眼前的农场事业。

杨小虎咬牙切齿:\"都逃到这孤岛了还搞这些!要不是丁鹏从中作梗,咱们早该远走高飞,何苦在这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