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巴山猿狖,一人一猿就这么静静地待着。
韩真站起身来,向阁楼外走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回头看了看孙教授。
他原本想问问孙教授,他究竟是不是封团长的弟弟封学武。
但是回头看见孙教授和巴山猿狖之后,他又不想问了。
不管是还是不是,都己经不重要了。
韩真绕过下泉阁,继续向龙脉深处进发。
前面依然是无尽的黑暗,韩真一首走了两天之后,前面终于出现了变化。
前面又出现了一个石室。
这座石室约有十米高,宽也有十米,近似一个正方形,但是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仿佛是自然生成的。
石室的左右两边都有裂隙,不知道通往哪里。
在石室的中央,盘坐着一具尸体。
尸体己经干瘪,但是能看出是一个老者,头发花白,一首披到了地上。
老者身上穿着道袍,手里还托着一柄拂尘,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
韩真走到近前,就见老道另一只手里还拿着一卷竹简,在他面前的地上,还有一柄小巧的刻刀。
竹简保存的很好,年代应该不远。
韩真把竹简拿了出来,翻开一看,上面刻的是《道德经》。
经文文字刻的极小,小小的一卷竹简就刻下了满篇的《道德经》。
而在《道德经》经文的每一句旁边,还刻着更加细小的注释。
这些注释密密麻麻,几乎将竹简都刻满了。
韩真将竹简完全翻开,发现在竹简的最后,《道德经》最后一句的后面,刻着一连串的数字。
初看时,韩真不解其意,但看了一会儿之后,他察觉出这串数字并不是无意义的数字,而是一种解码方式。
这种解码方式源自于《易经》,陈瞎子曾经教过他。
想要解码,必须要熟读《易经》,用密码主人给出的数字进行排版,再结合主人指定的一本书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