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他们!
“来!”
贾瑞拔刀向上,怒吼道:“众将士,备战!”
“杀!”
那钟声足足响了西十九声。
若换作仙侠世界,怕是有人将要飞升了,要不便是成就金仙道果。
幸而这是红楼世界。
此钟声只代表一事,外敌入侵!
若是响了八十一声,便代表皇帝或者太上皇驾崩。
总归是钟响无好事。
大明宫乃是大周神京皇宫之主殿。
巍峨耸立,仿照前唐大明宫而建,本就建于高坡之上,又有九层台基,加之那高大雄伟的建筑,帝王之威严沉甸甸地压在臣子们心头。
钟声响起之后,众多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之勋贵,在京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
官员于左班,勋贵武臣于右班,一并沿着台阶拾级而上。
到了殿阶之上,早就在那里的数十位宗室亲王与郡王、镇国公、辅国公们依次站在武勋前面,引领众人朝着大殿之内行去。
贾赦、贾珍二人亦在其中。
在宁荣二府之时,此二人还人模人样,夹杂在这朝班之中,却毫无地位,甚是不起眼。
此亦是贾家现今地位之体现。
地位虽尚存,荣光却不再。
…………
…………
大明宫之中。
数十根高耸入云的廊柱首首向上挺立,支撑着殿顶。
大殿宽阔且幽深,容纳千人亦是绰绰有余。
众人皆急急朝着前方趋行,众人进殿之时皆脱了鞋子。
殿门两侧有数百名宦官,专事为这些大人物们放置鞋子。
殿内地面光滑洁净,光亮得可作镜子使用。
众人皆穿着白袜,奋力向内急行。
大周天子隆安帝坐于三层高的金台之上,面色甚是难看。
身形略微侧斜。
众人余光瞥过,却见原来是须眉皆白的太上皇坐于金台另一侧。
父子君臣之名分早己确定,太上皇虽然尊荣至极,但这般大朝会之时通常并不现身,即便现身,亦须坐于儿子下方。
皇帝便是皇帝,太上皇帝并非皇帝。
此中之意有些拗口,然此乃华夏最高之政治智慧,若不明白,且慢慢领悟罢。
千余朝臣与勋贵宗室皆急急趋前,场面煞是壮观。
众人立定之后,方有一位老者缓缓踱步而来。
头上戴着七梁冠。
身着黑色袍服,手按宝剑,脚下还穿着鞋子。
见这老者前来,朝中官员纷纷侧目。
于皇帝面前自是不便向这老者行礼,文官们亦不愿行礼。
然于武勋之中,却有诸多之人向老者注目点头行礼。
见老者到来,连隆安帝面上亦有松了口气的模样。
太上皇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亦露出欣慰的笑容。
“姜铎!你这老东西,走快些!”
“太上皇……老臣实在是腿脚不便哪……”
被太上皇这般催促着,这按剑的老者虽言走不快,可脚步却明显加快了三分。
太上皇的颜面,焉能不给。
此老者,便是大周如今军中的头号人物!
太尉、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使持节、总管京营诸军事、赵国公姜铎。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从这诸多沉甸甸的官职、勋爵之上,便可瞧出。
姜家不但取代贾家成为大周军中首屈一指的家族,其家主姜铎更是更进一步,比起当年的宁荣二公,其身上的勋爵与实权,更胜几分。
眼见姜铎一步一步走近,隆安帝眼底深处,实则满是忌惮。
姜铎身上的诸多权柄,最令隆安帝忌惮者,便是总管京营之事,三大营皆在其管辖之下。
各节度使皆要向姜铎禀报军中事务,姜铎对三大营进行日常管理。
边军各镇之中,姜家亦有众多门生故旧,多半为景和功臣这一脉之人。
于京师之中,隆安帝也唯有紧紧掌控着龙禁卫、绣衣卫与立威卫这三卫,再加上中车府,方能勉强在深宫中安睡。
自然,这些年皇帝没少在三大营设法安插人手,欲换上自己的亲信。
只是姜铎一来是个老谋深算的狐狸,二来有太上皇作为后盾,三来景和一脉人才济济。
换来换去,大抵是换汤不换药。
三大营至少有过半的实力在姜家的掌控之中。